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8|回复: 1

2011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单元总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5: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元即时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法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法律比道德更重要 ②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法律只是政府的事情,和老百姓关系不大 ④法律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
          答案:D
          2.犯罪指的是(  )
          A.民事违法行为
          B.违反纪律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答案:C
          3.辽宁省沈阳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慕绥新,原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等人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受贿赂,数额巨大,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说明(  )
          A.法律是由国家制订或认可的
          B.法律是靠武力保证实施的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
          答案:C
          4.荆州区无业人员吴某,为了试一试消防警察是否及时接警,在无火警的情况下,拨打119电话报火警。吴某的行为是(  )
          ①错误行为 ②一般违法行为 ③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 ④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5.在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  )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婚姻法 ③刑法 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⑤义务教育法
          A.①②B.③④
          C.①⑤D.①④
          答案:D
          6.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公园等场所相继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答案:C
          7.王涛逃课到网吧玩游戏,其父亲对他进行了耐心的劝导。王涛的爸爸(  )
          A.履行了对未成年子女抚养的义务
          B.干涉了未成年子女的课外生活
          C.履行了对未成年子女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D.干涉了未成年子女的人身自由
          答案:C
          8.如今上网已成为许多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未成年人辨别能力不强,青少年上网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颁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学校保护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答案:C
          9.下列不是违法行为的是(  )
          A.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
          B.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C.违反宪法的行为
          D.违反刑法的行为
          答案:A
          10.(2010江苏南通)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犯罪)有严格的区别,抹杀它们的区别会造成冤假错案。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
          A.违反国家法律、具有社会危害性
          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应受刑罚处罚
          C.社会危害性较大、应受行政处罚
          D.违反宪法和法律
          答案:B
          11.(2010江苏南通)陈某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骗人钱财,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陈某的行为(  )
          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B.触犯了刑法,受到的是刑罚处罚
          C.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受到的是行政处罚
          D.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的是治安处罚
          答案:B
          12.(2010河北)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一些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英勇献身的少年儿童事迹大加宣扬,致使许多少年儿童因救人或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而身亡。出于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和避免误导的考虑,教育部近期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增添了珍爱生命、安全自护的内容。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小学生不应该同坏人坏事作斗争,而应该学会自我保护
          B.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没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
          C.中小学生遇到坏人坏事应讲究策略,见义“智”为或“巧”为
          D.我国宪法和法律没有赋予中小学生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权利
          答案: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7-31 15: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理解与分析
          1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乘车、乘船、飞机时,要遵守制度,听从指挥,维护交通安全,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等危险品;参观游览时,要爱护游览地的公共财产、文化古迹和花草树木,维护良好秩序,注意卫生,不随地乱扔杂物等。
          请你想一想:这些现象共同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社会生活需要共同的准则。
          14.16岁的男孩小华虽然从小爱玩好动,但学习成绩还算不错。这个年纪的孩子,爱打游戏机的挺多,小华也不例外。一次,在游戏机房里,小华认识了一群“哥们”。他们掏出一种白色粉末,围坐在那里吸,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一下子就引起了小华的好奇。当“哥们”怂恿他尝一口时,小华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手。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后来,为了弄钱吸毒,小华开始学会说谎,学也没心思上了,有时骗一些低年级同学的钱。有一天,他竟然持刀抢劫了一名女青年的钱包……最终,小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阅读此文后,你有哪些感受?
          答案:拒绝不良诱惑,远离生活禁区,明确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解析:任何结果都会有原因。小华的发展变化就给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5.某校八年级学生周某,不遵守学校纪律,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经常与同学打架,顶撞侮辱老师,成了学校有名的“刺头”。学校老师找其家长协助教育,帮其改掉不良习惯,但其父母不肯配合且袒护其子,说谁不犯错误,孩子小,树大自直。
          为凑集上网的费用,他多次持刀抢劫小学生的钱物1 500多元。一次,周某在网吧与同学打架,将同学用刀子刺成重伤。被抓获后,当地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对周某进行了不公开审理,判处其有期徒刑4年。
          (1)分析周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2)评析学校家长、法院对周某的态度和做法。
          答案:(1)周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周某本人道德水平低下,法制观念淡薄;二是其父母没有对他尽到家庭保护的责任;三是周某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及社会方面保护不力。
          (2)周某家长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作为家长,对孩子应尽到抚养、教育和保护的责任,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和指正而不是庇护和纵容。法院的做法是正确合法的,是对周某的司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例如: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等。
          16.材料:2010年12月26日,制造河南平舆特大杀人案的杀人恶魔黄勇终于被依法执行死刑。黄勇从2001年起采用多种欺骗手段,先后将17名青少年从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场所诱骗至家中折磨杀害。学生张翔(化名)在网吧里被黄勇骗至家中,一次次遭到捆打折磨。为了生存,张翔多次恳求黄勇放了他,最终打动了罪犯,得以逃脱。逃出后,张翔在家人的陪同下,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黄勇才得以被抓获。
          (1)张翔是用什么方法同罪犯作斗争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方式、方法?
          (2)张翔成功逃出后,为什么要立即去报案?
          (3)这个案例给我们青少年学生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1)张翔采取的方法有:机智勇敢地保护自己,及时报警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式、方法还有检举、控告、正当防卫等。
          (2)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不仅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有利于打击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3)①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遵纪守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②公民要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协助公安机关及时侦破案件。青少年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面对不法侵害,要学会巧妙地借助社会力量同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智斗,保护自己最关键。③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要共同配合,保护未成人的合法权益。国家要依法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
          17.阅读普法歌谣与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普法歌谣(一)
          孩子行为若异常,父母监护须加强;
          夜不归宿及时找,情况特殊报警方。
          普法歌谣(二)
          少儿顽皮是天性,教师诱导要耐心;
          体罚施暴不可取,爱心教育是根本。
          漫画(一)
          
          漫画(二)
          (1)普法歌谣(一)、(二)及漫画(一)、(二)分别体现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哪些方面的保护?
          (2)如果你是漫画(一)中的参观者,你怎样做到文明参观?
          答案:(1)普法歌谣(一)、(二)说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漫画(一)、(二)则说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2)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维护公共场所秩序,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
          解析:本题为歌曲及漫画类问答题。这类题目新颖,开放性比较强,同时又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在阅读中获取准确的信息,这样才会不难得出答案。
          18.(2010广东佛山,30)案例分析:张某经营了一间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客源的网吧。为了招徕学生,获取暴利,张某提供了许多色情、暴力的网页和光盘给学生在电脑上浏览和游戏。这一招果然吸引了不少的学生来这个网吧玩暴力恐怖类电脑游戏或浏览色情网页。后来公安部门根据群众的举报立即查封了该网吧,并拘留了网吧老板张某。
          (注:网吧是指提供电脑和互联网上网服务的经营性场所。)
          (1)请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分析这个案例。
          (2)针对该案例所反映的目前网吧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答案:(1)张某提供色情、暴力网页和光盘给中小学生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社会保护中的关于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音像制品等有关规定,应受到法律制裁。公安部门查封张某的网吧并拘留张某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中小学生不应该违反以上禁止性规定,他们去网吧玩对未成年人有害的电脑游戏或浏览色情网页是不对的。
          (2)应加强对网吧的清理整顿和监督管理,对违法经营的依法予以制裁;应勇于检举揭发违法经营的网吧;中小学生进入网吧应依法自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9.(2010广东佛山) 2010年4月20日,刘小姐(去年刚刚留学回国,拥有硕士学历以及海归背景)与另一女伴乱穿马路时,被交警挡下。当时,她坚决不肯接受处罚,甚至对在现场正常执法的交警大骂脏话,最后还狠狠地将挡在自己面前的交警一把推开。刘小姐因此而成为上海第一个因为乱穿马路后妨碍交警执法的女行人,被治安行政拘留10天。在事发后的第二天,刘小姐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
          (1)试评析刘小姐的行为。
          (2)有人认为,刘小姐的过错与学校教育的缺失有内在联系。请问:从刘小姐身上你能看出学校教育有何缺失?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刘小姐的行为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1)刘小姐的行为不仅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也是违反“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
          (2)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缺失。
          (3)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提高身体素质,更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他言之有理的说法,也可。)
          20.一天下午,12岁的小强放学回家,在一僻静的拐角处,一个身材高大、留着长发的男青年笑嘻嘻地拦住了他:“喂!小兄弟,有钱吗?借我点花花。”小强吓坏了,转身就跑,长发青年追上去掐住他的脖子,让他把身上的钱都交出来,小强哆嗦着把身上的10元零花钱都掏给了他。那个青年还威胁说,假如告诉别人就拧断他的脖子。因此,小强不敢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从那以后,那个男青年经常截住他要钱,没有钱就打他。小强只好找各种借口向父母要钱,由10元到100元。小强连上课都在想如何编谎话向父母要钱,他苦恼极了。
          (1)小强苦恼的原因是什么?
          (2)小强应该怎样做才能摆脱苦恼的境地?
          答案:(1)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能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申明自己的权益是合法的,是不允许非法侵犯的,借助法律的威力,制止侵害。其次,要采取机制灵活的方法与之斗争;同时,要学会寻求法律帮助。
          三、体验与探究
          21.改变不良行为行动计划
          我目前最突出的不良行为(或倾向)是:  
          这种行为给我带来的危害有:  
          我准备采用的具体措施是:A    
          B       
          C       
          我的改变要达到的目标是:    
          两周后,你是否改变了这一不良行为?把你的体会与同学进行交流。
          答案: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01:54 , Processed in 0.08677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