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910
答案
1.2009年3月22日《扬子晚报》报道,扬州一对脑瘫孪生兄妹陷入困境,一位“好心阿姨”捐了3000元钱悄然离去。“好心阿姨”的做法体现了
①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感 ③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 ④明理诚信、勤俭自强的优秀品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技真正置于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这是因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当前国际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③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④科学技术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
3.2009年1月5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根据公众举报,公布19家存在大量违反社会公德,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低俗内容的网站。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七部门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这说明
A.网络发展十分迅速 B.所有网站都存在违法经营的行为
C.网站内容的不断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D.国家加大对违法网站的打击力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4.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党的政府近几年来关注的重点。“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集体体现了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C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D我国公民的最高理想
5.2008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高票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使我国数十万亿国有资产的监管问题实现了“有法可依”。以立法方式集中解决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保护问题,对于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并且专门为其立法,是因为国有经济
①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②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③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
④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发挥着重大作用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08年的9月20日,是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七周年,也是我国第六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道德宣传活动,如天津开展了“美化天津、清洁环境”义务劳动,吉林开展了“爱我家园、你我同行”主题实践活动,成都开展了“共铸诚信、共建和谐”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
①宣传了社会主义道德,提高了人们的文明素质和思想觉悟
②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净化了社会风气,弘扬了社会正气,促进了社会和谐
④增强了人们的法律意识,彻底杜绝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08年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称,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我国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这充分说明我国
A.贫富差距已经消失,实现了社会的绝对公平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
C.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解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已充分发挥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8. “不要把浪费当成潇洒, 你挥霍的是一种修养;不要把节俭看成尴尬, 你培养的是一种美德”。这一名言对我们今天树立正确荣辱观的启示是
A.要艰苦奋斗, 厉行勤俭节约 B.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
C.要把艰苦奋斗作为人生的追求 D.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
9.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美国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迅速波及到全球反映了
A.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经济的全球化
C.文化的全球化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10. 下列选项中,能直接反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A、我国重新修订了义务教育法
B我国还有2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C、《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D、青藏铁路正式通车,火车进藏游成热点
二、简答题
11. 在我国经济大舞台上,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私有制经济;既有集体经济,也有个体经济。国家对待各种所有制经济的要求是什么?(6分)
12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制基础。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材料二:2004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将更有利于宪法发挥国家根本大法的作用。
阅读材料后回答: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6分)
(2)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什么机关?(3分)
(3)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颁布,全国再一次掀起了学习宪法的热潮。请问,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有何意义?(4分)
三、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是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括号内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可以了。 (4分)
判断( )
理由:
4. 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4分)
判断:( )
理由:
四、分析说明题
15.“地球一小时”活动最先于2007年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开展,起初只是一项号召悉尼市民关灯的活动,当时大约有220万个家庭和企业熄灯1小时。后来该活动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之一。
2009年3月28日晚8点半到9点半,一场全球3000多个城市参加的活动从新西兰开始,经大洋洲进入亚洲,环绕地球一周,最终在北美洲结束。我国的很多城市参与了这项活动,展现了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应对全球变暖的决心。
(1)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什么积极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6分)
(2)“地球一小时”活动所体现的理念与我国的哪些国策和战略相吻合?(4分)
(3)有同学认为,“地球一小时”活动都是针对政府和单位的,我们青少年势单力薄,没有必要参加此类活动。针对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16网眼看政府——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
【精彩问答】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谈到:“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1)温总理的话说明我国公民拥有哪些政治权利?我们应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利?(8分)
(2)政府为什么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4分)
17.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热爱祖国,是永恒的主题。
材料一:
(1)上图是2008年发行的两张邮票。这两张邮票共同宣传、弘扬了一种什么精神?为什么要弘扬这一种精神?(8分)
材料二:春也走过,秋也走过/只是今天的中国日子红火/城市旺了,乡村富了/小康的脚步越走越宽阔/人民吐气扬眉/好事喜事多多。
(2)“好事喜事多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材料三:著名社会学家雷洁琼1924年赴美留学,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1931年学成归国,在多所大学人教,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四处奔走;建国后,又历任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为祖国繁荣富强鞠躬尽瘁。
(2)材料启示中学生应该怎样承担责任?(6分)
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D;4C; 5A;6A;7D; 8A; 9B;10B;
二、情境分析
11.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12.(1)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3)学好法律知识是青少年知法、守法的需要;是青少年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需要;是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三、价值判断
13.判断:错误
理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可以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判断:错误
理由: 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四、分析说明题
15.(1)①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2)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①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理应从自身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②参与节能环保活动是青少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16(1)批评建议权,监督权等
(2)略
17(1)①民族精神。
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7分)
(2)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分)
(3)①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对自己做的事负责;②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应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当国家处在苦难时刻,要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6分)
答案要点的文字表述,只要有答案要点的意思即可给该要点的分数;如果考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且言之成理也要给相应的分数。
2.本试卷卷面分占3%,评卷时要根据学生的卷面情况酌情评价,并计入评价等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