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中考政治知识点:第十二课 科教兴国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5: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二课 科教兴国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三次科技革命都给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使社会生产力出现了跨越式发展。这表明 ( )  A.科技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B.科技能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C.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日新月异,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某些重要领域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从整体上看,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主要表现在
( )  ①我国高科技人员数量、科技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低 ③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对外技术依存度高 ④国家还没有重视科技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3.教育和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对于我国现阶段教育、科技发展现状认识正确的是 ( ) 
①非常落后,与发达国家差距太大 ②成就巨大,居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③发展迅速,但尚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 ④有所发展,但仍须努力 A.①②③④
B.①C.③④ D.②③④
          4.上海石化公司科技人员自主创新,开发了世界级规模80万吨PTA装置成套技术,可为企业直接节省专利引进和设备投资费约3.3亿元,技术转让和工程技术输出的效益将更可观。这启示我们
( )  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惟一因素 ②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实现经济飞速 发展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④我们要增强民族自信心,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5.当前世界各国竞相推出科技发展战略,这是因为 ( )  A.国力的强弱完全取决于科技战略 B.科学技术可以直接带来财富的增加
C.在当代,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D.发展科技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6.我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要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只有 ( ) 
A.加快发展经济B.加快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C.加快精神文明建设 D.加快文化建设
           7.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 ( )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大力发展科学与技术
③通过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④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关于科技和教育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①教育传承着文明,推动科技的发展 ②教育与科技密切相关,相互促进
③科技和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焕发出神奇的力量 ④科技是基础,教育是关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中国有13亿多人口,是一个人口大国却并非人力资源大国,要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最根本的办法是 ( ) 
A.组织劳务输出,减少劳动就业压力 B.全方位引进国外人才 C.加快发展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D.杜绝本国人才外流
           10.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教育成就未来,其原因在于 ( )  ①教育在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②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③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④教育可以创造一切财富 A.①②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出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预计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这说明
( )  A.农村孩子太穷,都上不起学B.国家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C.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太高,必须减免 D.先发展教育再发展经济
          12.19世纪后期以来,美国对英国、日本对美国、韩国对西欧的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只要搞好教育,我们就能赶超发达国家
B.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教育 C.国家要重视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13.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早日实现现代化,就必须 ( ) A.发展科技,办好教育B.引进人才,依靠外援
C.发展贸易,开发矿产D.固步自封,埋头苦干
          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 ( )  ①思想道德建设 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③创新能力的培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5.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为两院院士吴孟超、叶笃正颁发最高科技奖,高额奖金重奖科学家。这样做 ( ) 
①是对终生献身科学探索的科学家的鼓励和肯定 ②体现了党在新时期对科技创新和杰出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 ③是因为科学家们缺少研究资金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16.我国的中学生在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占有优势,但在诺贝尔奖的获得方面依然是空白,我国中学生理论知识强而动手能力差,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 ( ) 
①我国不重视诺贝尔奖的获取 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与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③只重视成绩的应试教育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④创新教育程度不及发达国家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引进外来技术,就永远摆脱不了科技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加强
( )  A.技术创新B.管理创新C.制度创新D.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18.据统计,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9%。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曾感慨,中国需要卖掉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
( )  A.加强制造业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贡献率 C.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D.提高衬衫价格,换取更多的飞机
          19.2005年3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要大力培养、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做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材料中的做法 ( )  ①
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与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是一致的 ③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 ④有助于使我国从人口大国变为人才资源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当前,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差距,我们中学生应该 ( ) 
①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②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迎接时代挑战 ③专心学习课本知识,工作以后再搞发明创造
④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充分开发自己的禀赋和潜能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材料一2003年9月19日,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材料二2003年12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为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材料三2004年2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向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奖的中科院院士王东生、王永志颁发了奖励证书和奖金各500万元人民币。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这是我们从实践中得出的三点启示。
          (1)请你揭示经济—科技—人才—教育所包含的道理。(4分)
            (2)党和国家对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作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授奖表明了什么?(3分)
           (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特别重视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和创新。(4分)   
          (4)从两个角度说明国家设立最高科技奖的必要性。(4分)   
          
22.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于2006年1月9日~1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
材料二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其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目前较弱,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 (1)结合两则材料,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6分)
           (2)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我们应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9分)
           23.材料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 材料二
2005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将我国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实施的什么战略?(2分)
            (2)为什么要增强我国的民族创新能力?(4分)   (3)青少年应当如何将自己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创新人才?(6分)
            24.材料一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外技术的依存度[]用于引进的资金和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的资金投入比例
创新型国家70%以上0%以下1∶8 中国30%以下70%以上1∶0.07 材料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 材料三
2005年8月22日,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解放军系统的100名大、中、小学生获此殊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大会并为获奖学生颁奖。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3分)  
          (2)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其中一方面,分析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党中央为何如此重视科技的进步与创新?(5分)  
           (3)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5分) 
            (4)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你将如何努力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点拨第④点错误。所以选A。 3.C
4.D点拨第①点是错误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惟一因素。所以选D。 5.C 6.B 7.D
8.B点拨第④点错误。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所以应选B。 9.C 10.C 11.B 12.C 13.A 14.A
15.D点拨第③点与题干不符。第③点属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低的原因之一。所以不应当选。答案选D。 16.C 17.D 18.B 19.D 20.A
          二、非选择题
          21.(1)经济建设是中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的运用和发展依靠人才,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2)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高度重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3)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的运用和发展依靠人才;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和创新。
(4)①设立科学技术奖是新时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体现。②设立科学技术奖是提倡创新精神的体现。
          22.答案(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科技创新水平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大(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焦点是科技和教育;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压力)。(2)①国家应加快教育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改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的现状。
          
23.答案(1)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兴盛,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3)我们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刻苦学习,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培养“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于实践和创新,把自己锻炼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用人才。
          24.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高,用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的资金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差。
          (2)答案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答案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科学技术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答案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学生可任选一方面作答)
          (3)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关键在人才。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4)要刻苦学习,注重实践;勤于动脑,勇于质疑,培养敢为人先的精神;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4:07 , Processed in 0.08270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