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7|回复: 1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2.1《共同的问题 共同的选择》同步练习题(湘九)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5: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思想品德:2.1《共同的问题 共同的选择》同步检测题(湘九)一、慧眼识金:(以下各题都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⒈下面四幅图片,不能反映自然美的是( )
          A. B. C. D. ⒉马克思说:“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这句话说明( ) ①人是始终受大自然哺育的 ②人类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生产、生活都和自然界密切联系着 ③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利用、改造自然界 ④人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产、生活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⒊人类来自大自然,只是生命之网中的一个结点。一旦生态链条断裂了,生命之网支离破碎了,人类将无法生存。人类属于大地,而大地不属于人类。这说明( ) ①人类只能做自然界的奴隶,被动地适应自然 ②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③人类应做大自然的朋友,与自然和谐共处 ④人与自然万物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⒋目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是因为( ) ①人类生存和发展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和能源 ②人类生产,消费活动和新陈代谢活动要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③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和环境的供应能力 ④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⒌下列做法属于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是(  ) A.陡坡上开垦梯田  B.洞庭湖平原围湖造田 C.黄土高原小流域内植树种草  D.江南丘陵区广种水稻 ⒍右边漫画表明( ) A.在文明社会,老虎也变得十分温驯了 B.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已严重威胁到动物的生存了 C.环境的变化已造成了生物的快速进化 D.动物已找到了新的生存方法了 ⒎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能切身感受到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B.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C.过于追求眼前利益,忽略了后代人的发展 D.人口的剧烈膨胀和人口素质的低下 ⒏关于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A.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影响全球气候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使全球变暖 C.某一河流受到污染,会使得全球其它河流也受到污染 D.臭氧层破坏,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 ⒐可持续发展道路应该是一种(  ) A.低增长、高消耗的道路  B.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道路 C.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D.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协调的道路 ⒑下列选项中,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符合的一组是( ) ①围湖造田 ②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③毁林开荒 ④少生孩子多种树 ⑤建立自然保护区,整治国土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④⑤ ⒒对右图《缺水的后果》的理解正确是的( ) ①世界各国都正在面临着水资源缺乏的危机 ②我们人类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③地球绝大部分为水所覆盖,作者杞人忧天 ④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⒓“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的寓意是( ) A.人类必须完全听命于大自然 B.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将危及人类生存 C.木材等资源短缺会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 D.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树木的生长 ⒔鸟语花香、清山绿水、蓝天白云、清风明月,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真实写照,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之一。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应该( ) 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②充分开发和消耗资源 ③完善环境保护制度 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⒕“桑美”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说明( ) ①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②自然灾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自然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在于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④避免自然灾害的出路是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⒖右边的图片启示我们( )
          ①要保护好人类生存的唯一环境 ②人类在开发和建设中
          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人类不能再有改造自然的行动了
          ④环境污染和破坏已造成了生态危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⒗亲近自然: (只有今天待遇好) (1)为何“只有今天待遇好”? (2)2007年4月22日是世界第38个地球日,其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假如你是一名宣传者,你计划向公众宣传哪些要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31 16: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⒘感悟环境问题:在联合国举办的一次关于环境问题的全球征文中,获得最高奖的是一篇只有一句话的文章:“当地球上只剩下一个人时,他(她)听到了敲门声……”。运用环境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认识。 ⒙走进可持续发展:材料一: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示意图: ↗消费→废弃物→污染排放┅┅传统经济资源→产品 ↘消费→再生资源→产品┅┅循环经济材料二:“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养牛产奶→牛粪发酵→产生沼气用作燃料→粪渣沼泥施肥→种植玉米→收获玉米→产生秸秆→秸秆喂牛” ⑴ 材料二中的理念和资源利用方式属于材料一中的那种经济模式?发展这种经济模式有什么重要意义? ⑵ 现实生活中,你有哪些资源循环利用充分利用的好做法,请你给大家推荐一例吧! ⒚感悟生态危机:阅读漫画,为“地球无法忍受”编写一段解说词。
          ⒛活动探究:
          2007年6月5日,是世界第36个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此次环境保护日的中国主题是“污染减排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让人们树立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友好发展的理念,做到对地球环境的细致呵护,维护地球的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某校初三(1)班的同学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决定开展一次以“保护生态环境,预防生态安全”为主题的专题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⑴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两幅宣传标语。 ⑵某班准备对本市的生态环境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把调查内容填入下表: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
          调查目的
          设计调查问题
          合理化建议(不少于3条)
          ⑶通过本次活动,你有何感受?参考答案: ⒈D ⒉B ⒊B ⒋C ⒌C ⒍B ⒎B ⒏C ⒐D ⒑D ⒒ D ⒓B ⒔D ⒕ B ⒖ D ⒗(1)在“地球日”这一天,世界各地举行珍惜保护地球的活动;平常却存在着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问题,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出现危机。(2)善待地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强化资源节约意识,推进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推进环境保护与治理,提高土地资源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⒘⑴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如果人们还不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总有一天死神会敲响人类的大门,带来灾难性的环境问题。 ⑵要避免死神敲响人类大门的悲剧的发生,就必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发展。 ⒙(1)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减少浪费,缓解资源短期的矛盾。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减少和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耗损。(2)如:用洗脸水洗衣水冲厕所,用淘米水浇花。废旧报纸、塑料、金属进行回收。 ⒚提示:可以从日趋严峻的人口问题来设计地球无法承受的人口压力;从严峻的资源形势来设计地球无法承受的乱垦滥伐及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资源枯竭之痛;从工业三废、生活垃圾所产生的环境污染来设计地球上的大气污染、水污染之痛等。
          ⒛⑴“建设美好家园,从我做起”;“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环境”。 ⑵⑵问卷调查、观察记录、访谈等;学校周边工厂、居民、中学生、环保部门等;帮助人们认清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及危害,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自觉参与环保,共创美好家园;①你身边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你经常参加环保行动吗?你知道我国环保方面的法律吗?等;建议:①通过媒体加大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强环境法规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人们环保意识;②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污染;③积极鼓励开发和使用环保产品;④对违反环境保护法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行政和法律制裁等; ⑶保护好环境我们才能有好的生活环境,如果环境恶化,我们将失去生存的空间。我们应高度重视和警惕生态环境恶化所引起的问题,增强环保意识,认真落实环保行动,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4 02:18 , Processed in 0.06013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