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3|回复: 9

2014中考一模冲刺:思品复习知识梳理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5: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31 17: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点11:知道正确的是非善恶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
  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人的良知;具体的是非善恶的标尺是:道德、法律、好榜样。
  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标尺?
  答:①懂道德,学法律;②选择好的榜样;③学会理性分析;④树立美好理想。
  考点12:知道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的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面对诱惑,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答:(1)对成功和荣誉,必须通过正当途径和刻苦努力来获得。(2)对待金钱,一定要取之有道,通过合法劳动和正当途径获得。(3)对电子游戏决不能沉迷。(4)对黄赌毒和邪教要认清危害,坚决抵制。
  怎样抵制不良诱惑?
  答:面对不良诱惑,需要我们结合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危害。具体方法:①避开诱因法;②婉言谢绝,提高自制力;③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④联想后果法。
  2014年中考一轮思品复习知识梳理主题三:学法用法
  考点13:了解法律规范的特征,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
  什么是法律?
  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法律的特征:(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我国法律的本质是我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考点14: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区别与一致性。
  为什么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或辨析:治理国家只需要道德,不需要法律。
  答:(1)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①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②社会主义道德补充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2)法律和道德各有区别,不能互相代替: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所以我国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考点15:知道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
  法律的功能有:(1)规范功能: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2)评价功能: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3)保护功能: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行为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考点16:知道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需要特殊保护。
  辨析:未成年保护法已很好地保护了未成年人,因而未成年人无需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答: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1)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也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因为: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能力,各方面还不成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司法部门给予特殊保护。②社会各方面的的保护和帮助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长、老师、社会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③学会自我保护是未成年人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2)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要做到:①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②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③加强品德修养;④学法、知法、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防微杜渐。
  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答案参考上题第(2)点]
  自我保护的方法有:(1)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2)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3)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学会用最有效的求助方法;(3)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
  考点17: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的名称。
  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人犯罪法》。
  考点18: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分别规定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内容。(参阅《丛书》P30-31懂得:(1)哪四种保护?(2)具体内容的理解?)
  考点19:了解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包括违宪行为、违反刑法的行为、违反民法的行为、违反行政法的行为。
  什么是违法行为?
  答: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种类包括违宪行为、违反刑法的行为、违反民法的行为、违反行政法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一般违法。而刑事违法行为则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即叫犯罪。
  考点20:理解犯罪是违法的一种,即违反刑法的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要清楚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什么是犯罪?
  答: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也称刑事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它是犯罪的最基本特征。(2)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7-31 17: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点21:了解哪些行为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知道这些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强行向他人索取财物等;
  严重不良行为: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
  辨析:大法不要犯,犯点小法或犯点小错无所谓。
  答: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因为:(1)这里的“犯大法”是指犯罪,“犯小法”是一般违法行为。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都要受到法律制裁。(2)小错是大错的开始。有了一般违法行为或者其它小错如不及时改正往往会发展为犯罪。(3)中学生要学法、知法、守法,树立远大理想,加强品德修养,防微杜渐,有了小错或一般违法行为更要及时改正,才能健康成长。
  考点22:懂得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避免违法犯罪的重要主观条件,要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考点23: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特别是要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
  答:法律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能够获得法律帮助和服务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考点24: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非诉讼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向有关部门反映、调解、仲裁等。
  诉讼(打官司)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保护权益的最后屏障。它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答:(1)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的、狡猾的。在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3)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014年中考一轮思品复习知识梳理主题四:交往与沟通
  考点25、了解与父母的沟通的方法
  怎样理解父母?
  答:①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或形成代沟,直接原因是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
  ②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反映了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
  如何与父母沟通?
  答:(1)赞赏父母;认真聆听父母说话;帮助父母;竭力为父母分忧;不必与父母太计较对错。
  (2)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考点26、了解“逆反心理”产生及克服的方法
  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和危害?
  答:原因: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产生逆反心理。
  危害:伤害自己,伤害父母。
  克服方法:与父母沟通。
  认识闭锁心理及其危害?
  答:(1)青春期是学生容易滋生孤独感和闭锁心理的特殊时期,使青春期的中学生觉得“活得太累”。
  (2)危害:任其蔓延,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孤僻性格,甚至导致悲观厌世和轻生的念头。
  考点27、了解恰当与异性交往的方式。
  为什么要与异性同学交往(意义)?
  答:1)能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友谊。  2)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3)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4)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如何以恰当的方式与与异性同学交往?
  答:1)相互尊重,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把握分寸;
  2)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3)坦诚而自然地与异性同学交往。
  与异性交往时如何自保?
  答:(1)增强自保意识。(2)掌握自保方法。(3)我们的自律。
  考点28、知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懂得正确对待教师.
  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答:1)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2)教给我们思考方法,让人产生探求知识的愿望。3)老师的巨大作用在于作出榜样。老师既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
  新型师生关系有什么特点?
  答: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
  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答:改变对老师角色的认识,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1)从老师的角度、立场考虑问题。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3)原谅老师的错误。 4)礼貌待师,注意场合和分寸。
  考点29、了解文明交往的艺术与技巧.
  对人有礼貌的表现?
  答: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社交礼仪的基本要求?
  答:1)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2)“入乡随俗”。
  礼仪有什么重要性?
  答:(1)它关系到自身的形象,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形象。(2)它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
  考点30.理解竞争与合作及两者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
  竞争的重要性?合作的重要性?
  答:(1)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
  (2)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3)竞争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
  (4)竞争的目的是: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竞争的利与弊是什么?
  答:(1)利: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给我们的追求目标、动力和压力,激发我们的潜能,能客观评价自己,能使集体更富生气,增添学习和生活乐趣等。
  (2)弊:使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情绪,使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也能引起心情过分紧张和焦虑,更严重的是在虚荣心作怪时会产生嫉妒心理等。
  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怎样?
  答:合作与竞争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无力的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只是一潭死水,竞争和合作是统一的。
  如何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
  答:(1)我们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2)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竞争中合作的真谛);(3)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个人利益服从团队利益。
  什么是团队精神?
  答: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31 18: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中考一轮思品复习知识梳理主题五:交往的品德
  考点31:理解自己生命来自父母,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
  为什么要感报答父母?
  答: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2)父母使家成为我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的后盾、安全健康的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3)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答:1)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
  2)孝敬父母,对父母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
  3)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
  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考点32: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诚实的含义?
  答:“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为什么要诚实守信?
  答:1)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2)我们为人处世、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失信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3)为人诚实,严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4)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成功的保证。
  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
  答: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践约守信,实实在在做事。
  2)坚持实事求是;发生利益冲突时,站在多数人的一边;站在长远利益一边;情与法冲突时,站在法律的一边。
  3)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诚信的正确选择。①在对人诚信和尊重他人隐私相矛盾,要结合具体情况,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②在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恰是为维护对方的利益需要时,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考点33:懂得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答: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及实质是什么?
  答:内涵: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在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和发展。
  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怎样做到换位思考?
  答:1)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2)欣赏和理解他人。 3)遇事能替别人着想,能够体谅别人的处境。4)理解别人的痛苦,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别人的不幸。
  考点34:理解人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
  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怎样?
  答:(1)人生而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2)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不容轻视。(3)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受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怎样做到平等待人?
  答:1)要平等对待你我他。①平等对待差异 ②平等对待弱势群体。
  2)学会尊重他人。要求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考点35:懂得人们之间需要理解和宽容。
  宽容的含义是什么?
  答: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为什么要宽容?
  答: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2)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3)生活不能没有宽容,人们之间无意之中的伤害,需要真诚的接纳、理解、原谅。4)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5)生活中不能没有宽容,有宽容才能共处,有宽容才能创造,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怎样做到宽容?
  答:1)宽容差异,尊重个性。“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无意伤害别人,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原谅;对别人的道歉,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
  3)接纳自己,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自新的机会。
  4)宽容是有原则,讲策略的,不是盲目的。宽容并不意味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辩,麻木不仁。对别人的无意伤害和对家人、同学、朋友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但绝不迁就“坏人”“恶人”。
  尊重的内涵?
  答:1)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2)尊重社会,表现为尊重道德、遵纪守法,承担责任和维护权利等方面。
  3)尊重自然。核心是保护环境。
  考点36: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考点37:懂得平等交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
  世界文化的特点?
  答:世界文化丰富多样。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对待文化差异有哪些不同的态度?
  答: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排斥,过分夸大本民族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的价值。一种是沟通,既尊重本民族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怎样对待中外文化?
  答:弘扬民族文化,批判继承外来文化。1)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文化差异,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2)面对文化差异,要克服不安和焦虑,消除误解,提高鉴赏力。3)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保护、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2014年中考一轮思品复习知识梳理主题六:权利与义务
  考点38: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我国的公民权利?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2)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享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3)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4)公民权利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是法律保护.我国有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
  积极维护权利的要求?
  答:公民积极维护权利,要做到:依法享有公民权利;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
  答: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答: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考点39:知道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运用法律维护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为什么要接受教育?
  答:1)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
  2)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巨大力量,是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
  3)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受教育权的涵义是什么?
  答: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义务教育的涵义?
  答:(1)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怎样维护受教育权?
  答:可采用非诉讼或诉讼的方式维护。(1)非诉讼方式:如向学校、社区、教育行政部门、妇联、政府等寻求帮助。(2)诉讼方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何履行自己受教育的义务?
  答:1)按时入学;2)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退学;3)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考点40:知道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31 18: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点4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人身自由的权利?
  答:(1)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物质性人格权和精神性人格权。
  (2)生命健康权属于物质性人格权,是最根本的人身权,居于人格权的首要地位。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组成。
  (3)人身自由权属于精神性人格权,是指公民的人身由自己支配并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答:1)我国宪法、刑法、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
  2)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任何非法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
  我国法律怎样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答: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进行特殊保护:(1)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2)禁止溺婴、弃婴;(3)禁止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等?
  法律维护公民人身自由权?
  答:(1)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权,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和逮捕等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3)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公民如何行使生命健康权?
  答: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1)珍爱和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就医;有权在受到非法侵害时是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2)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即使大义灭亲也不允许。
  考点42: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考点43:知道未成年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的法律含义及其表现是什么?
  答:(1)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哪怕是在押犯人。
  (2)人格尊严权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3)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未成年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维护名誉权、保护肖像权、维护姓名权、维护隐私权等。
  考点44:知道隐私权的涵义。
  考点45: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
  公民隐私权的涵义是什么?
  答: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答:1)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2)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3)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4)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生活有关的,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5)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怎样尊重个人隐私权?
  答:1)树立隐私意识;2)强化责任和信誉意识;3)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尊重彼此的隐私;
  4)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5)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考点4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含义?
  答:1)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捡拾到的他人遗失物、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公民的合法财产。
  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答:1)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是最普遍的做法。公民财产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①请求确认财产所有权 ②恢复原状 ③排除妨害 ④赔偿损失等。
  2)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是最严厉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考点47:懂得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公民财产继承权的法律规定?
  答:1)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作为遗产继承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其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其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2)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继承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4)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考点48:知道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容侵犯。中学生的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
  什么是智力成果权?
  答:主要是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的商业秘密等。
  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
  答:给予特殊的保护:
  1)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
  2)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为具有特殊天赋或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未成年人的智力知识产权受到非法侵犯,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考点49:懂得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考点50:理解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与方法。
  我国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答::1)人身、财产安全;2)知悉权;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5)依法求偿权;
  6)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消费者如何维护权益?
  答:1)同经营者拒理力争、协商解决,要求退换或赔偿、道歉。
  2)找消费者协会,或拨打12315寻求服务。
  3)向工商局举报,并要求予以退换和赔偿。
  4)向新闻媒体反映。
  5)到法院起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31 19: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中考一轮思品复习知识梳理主题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考点51.了解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知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不良嗜好的表现有哪些?
  答:如吸烟、酗酒、吸食毒品、沉迷电子游戏等
  怎样增强自控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法有哪些?)
  答:(1)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培养自己的高雅生活情趣;(2)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不盲目从众,避免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3)面对诱惑,我们要慎思,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的锻炼,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考点52. 了解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怎样理智地面对学习压力?
  答:(1)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没有压力有可能失去动力,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2)但也有消极作用,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3)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办法是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此外,把握学习节奏,做自己学习的管理者,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来享受学习。
  怎样从容应对考试?
  答:(1)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2)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3)增强自身实力,这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怎样辨证看待困难和逆境:答:困难和逆境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战胜困难和逆境的要求:
  答:(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要冷静分析各种原因;(3)要激发探索创新热情;(4)要学会自我疏导,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考点53.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答:(1)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2)个体也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所以,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3)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发扬“团队精神”有何意义
  答:(1)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2)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3)具备了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怎样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答:(1)关爱集体,人人有责。个人成功不是最终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最终的成功;(2)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怎样关爱集体?
  答:(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3)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更大的力量。
  考点54.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改革开放后国家发生哪些变化?
  答:(1)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党的十一届右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2)全面发展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3)基本小康的中国。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4)迈向全面小康的中国。在21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热心公益,关心社会的意义及表现:
  答:(1)我们要热心公益,亲和社会。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2)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考点55.理解个人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懂得以扬弃的态度看待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有哪些影响?
  答:(1)中华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2)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创造辉煌历史和文化中形成的。
  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哪些表现?
  答:新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求知精神、竞争意识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和实践中的继承和弘扬。
  怎样对待民族文化?
  答:(1)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2)珍惜文化传统不等于盲目崇拜,也不能将传统的内容不加选择的兼收并蓄,而应该传承精华,抛弃糟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以上已印用)
  2014年中考一轮思品复习知识梳理主题八:承担社会责任
  考点56.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怎样正确理解公平与理智面对不公平?
  答:(1)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人们心目中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2)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为什么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答:社会需要公平。(1)公平能够使人稳定地合作。不公平则会使人与人之间信任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2)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才可能通过诚实的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青少年怎样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维护社会稳定?
  答:公平合作意识对于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和幸福。(1)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权要求得到公平的对待,这是我们的社会权利,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他人,这是我们的社会义务;(2)对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作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考点57.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答:(1)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2)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正义行为有什么要求?
  答:(1)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即人权,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健康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2)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权、尊重规则、尊重自由、还要求我们承担社会责任。
  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答: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的到:(1)如果不正义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的方式,奋起抗争;(2)如果看到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为受害者声援,救助;(3)我们作为未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4)明辨正义和非正义行为,还能去感悟,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为自己、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考点58.知道责任是一个人做某事或以一定方式行为的职责或义务
  什么是责任?
  答: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责任是怎样产生的?
  答: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如,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考点59.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承担责任会付出哪些代价?
  答:我们承担责任的时候,会感受到责任的分量,不会那么轻松。承担责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不承担责任会产生什么后果?
  答:(1)不负责任使社会和遭受损失;(2)使个人利益遭受损失;(3)使个人名誉遭受损失。
  考点60.掌握在不同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的途径和方法
  如何“学会选择,学会承担”?
  答:对于可以选择承担的责任,我们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一旦作了选择,就要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来,对于不能自愿选择但必须承担的责任,我们仍然要承担起来,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如何认识“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答:角色不同,责任不同。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每个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担任了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个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明确责任的不同来源,增强责任意识。
  答:(1)角色不同,责任有别;(2)增强责任感的意义。每个人应具责任感。社会是一个整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至底,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31 19: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点61.知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现代公民应备的素质,树立服务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为什么要树立服务意识?
  答:(1)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现代公民应备的素质。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2)这一过程有助于增长我们的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质,养成良好的新闻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公众服务,是我们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3)我们要树立服务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中学生怎样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答:(1)创造美好的社会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造福社会是不分年龄大小,能力大小,贡献大小的;
  (2)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少年,从现在起就要有所作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社会,如: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参加义务劳动,为灾区人民进行捐款等;
  (3)通过这些活动,展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爱心,逐步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2014年中考一轮思品复习知识梳理主题九:法律和社会秩序
  考点62.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答:(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原因及表现:
  答:(1)原因: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2)表现: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②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树立宪法意识的要求:青少年要认真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考点63.知道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什么是依法治国?
  答: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答:(1)依法治国是党依法治国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考点64.知道依法治国的要求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对国家机关和每个公民的要求是: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否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胜利实施,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②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考点65.掌握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建议、监督权的内容有:
  (1)就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2)对于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3)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4)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力;
  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有: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2)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3)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2014年中考一轮思品复习知识梳理主题十: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考点69、理解中国共产党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其指导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31 20: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点70、理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的实质和改革的目标。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考点71、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考点72、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或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答: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的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⑴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答: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⑵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的,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为什么要改革?答⑴ 3⑵]
  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答:①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的一项基本国策.
  ②在开放世界中,任何国家要壮大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③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④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答⑴⑵ 4 “改革开放是加强之路”]
  如何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辫析题)
  答:①我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同时又必须打开国门搞建设,善于借鉴和利用外国的有益经验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③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趟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④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给我国带来什么巨变?
  答:①胜利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一,二步,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②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提高,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影响力扩大,民族凝聚力增强。③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成为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④中国在世界上形成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考点73、知道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
  考点74、了解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考点75、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考点76、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
  我国最基本国情(即最大实际)是什么?
  答: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⑴什么是社会初级阶段?⑵为什么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原因)
  答:⑴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时间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
  ⑵原因:①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②科技水平、民族文化质素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⑴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⑴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⑵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出发点是什么?
  答:⑴依据: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⑵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和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⑴具体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⑵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⑴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⑵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因)?
  答: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⑵原因: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原因,意义)
  答:四项基本原则:①是立国之本,②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③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政治保证。如果动摇了其中一项,都会动摇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事业。
  ⑴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原因重要性)
  ⑵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如何,怎么办)
  答:(1)原因: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它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最可靠保证。
  (2)如何坚持:①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②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③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初级阶段一百年不动摇。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2)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答:(1)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原因: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它包括哪些成份?
  答:(1)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它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份。其中,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2)它们的地位如何?
  答:(1)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使之健康发展。
  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答:(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2)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怎样实现共同富裕?(或共同富裕的含义和实现途径各是什么?)
  答:(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当前国家加大东西互动的步伐、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平衡地区差异等,都是为了推动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支持和帮助后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发展经济,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什么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什么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答:(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什么说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答:(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是什么?
  答(1)地位: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2)职权:①修改宪法权。②监督宪法的实施。③立法权。④任免权(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总理等都由它选举或决定)。⑤重大事项决定权。⑥监督权。
  如何理解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答(1)创造财富源泉涌流的可能性(即条件):①是我们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②是在我们社会中,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蔚然成风,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③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创造财富的必要性(即意义,要求):作为个人,我们应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挥作贡献.
  考点77、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极其意义,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考点78、知道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
  (2)现阶段我国真正的小康是什么样的?
  答:(1)意义:①胜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②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③这是社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现在我国达到的小康还是底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在2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考点79、了解我国教育、科技成就。
  考点80、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育人才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7-31 21: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点81、理解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
  考点82、理解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a我国为什么要发展科技?(重要性,意义)
  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②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b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教育?(重要性,意义)
  答: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故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我国要实现社会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而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故我国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关键地位.
  总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c我国为什么要科技创新、教育创新?
  答:(1)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如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总之,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的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我们青少年应怎办?
  答:为了自己发展、更为了国家发展:①青少年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珍惜学习的机会,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③认真遵守法律和学习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开拓创新,不断学习,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考点83、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道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考点84、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考点85、了解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理解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1)我国的人口特点(即人口国情现状)是什么?
  (2)针对人口国情,我国制定了什么国策?
  答:(1)①人口特点:a.人口基数大。b.新增人口多。c.人口质素偏低。d.农村人口多。e.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f.人口分布不平衡。g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②人口基本特点:a.人口基数大。b.新增人口多。c人口素质偏低.
  (2)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人口国情,我国制定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2)计划生育有什么好处?
  答(1)①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 好处: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②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国的资源特点(资源形势、资源国情)是什么?
  答:(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我国的(1)环境特点(环境形势、环境国情)是什么?
  (2)面对环境国情,我们有什么对策?
  答:(1)环境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对策:①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因为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②实践证明,无论何时何地,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③加快经济建设,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决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④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⑤总之,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2)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1)①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②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2)如何坚持?
  ①对国家说: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和大自然协调,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②对公民说:a树立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保护资源、环境意识。
  B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作斗争。C落实节能、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乱扔乱丢垃圾等。
  考点86、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考点87、了解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先进文化的含义及其指导思想.
  考点88、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考点89、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规定性.
  考点90、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大胆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特别是发达国家中那些为现代社会所需要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文明成果.
  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答:(1)关系: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是新型的民族关系。
  (2)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答: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具体要做到“三尊重”:(1)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2)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3)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什么重要性?(意义)
  答:(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四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物质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1)什么是先进文化?
  (2)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1)含义:是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精神文明建设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思想道德建设(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基础工程)。
  (1)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如何加强?
  答:(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2)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过程中,①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②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③以集体主义为原则,④以诚实守信为重点,⑤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⑥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养文明道德风尚。
  (1)为什么要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如何加强?
  答:(1)①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②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
  ③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国的综合国力。
  (2)①普及九年制乃至十二年制的义务教育。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③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④重奖对科技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等等。。。。。。
  所以,在社义现代进程中,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答: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大胆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特别是发达国家中那些为现代社会所需要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文明成果,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振兴中华。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内容)?
  答: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要性,原因)?
  答: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魂。
  ②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③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风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④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竞争(青少年怎么办?)
  答:①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④我们中学生要从具体事情做起,努力学习,开拓创新,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增强“四意识四精神”即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共谱民族精神新篇章。
  (4)中华民族精神在各个时期有哪些体现?
  答: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
  ②新中国成立以后所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③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7-31 23: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点91、理解世界格局的中国,知道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树立开放、平等的国际意识,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如何?
  答:①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社会主义大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
  ③中国以实际行动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解决地区争端和紧张局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和作出巨大贡献。
  ④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经贸往来、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繁荣和发展。
  ⑤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如何认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答:①本世纪头20年是国际格局相对稳定的“缓和期”,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有利经济发展期。
  ②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新科技革命对各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
  ③当前同发达国家比,我国的科技还有一定的差距。面对激烈竞争,如果我们以积极进取态度、抓住机遇,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有所作为,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④因此,我们应树立开放、平等的国际意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考点92、知道我国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
  考点93、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
  考点94、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什么是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2)两者有什么关系?
  答:(1)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关系: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党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③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为什么说理想的现实要靠艰苦奋斗?
  答:(1)理想的重要性:①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代表着住着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②它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③理想会激励我们超越自己,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缺乏理想,我们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甚至会迷失方向。
  (2)实现理想的要求:
  第一,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
  第二,具体的理想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三,理想的实现要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因为:①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②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的结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③艰苦奋斗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业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⑤在新时期,推动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⑥总之,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奠定基础。
  为什么要树立要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答:(1)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遍的要求。
  (2)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
  (3)敬业就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4)奉献社会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作贡献。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5)我们应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有机的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构建和谐社会:
  (1)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
  答:①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②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3)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①构建和谐社会,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负有重大责任。
  ②构建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美好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
  ③具体要做到:a自身和谐——努力学习、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B家庭和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C学校和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
  D社会和谐——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2 00:52 , Processed in 0.11005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