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4|回复: 1

[练习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后练习题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8-20 10: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大意和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的主要特点,并提高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复述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
          参考答案: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二、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线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确切理解句中词语,从而进一步理解句子以至文章的意思。
          参考答案:
          第1句“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第2句“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第3句“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第4句“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第5句“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三、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展开讨论。
          1.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注意过渡句的运用,以及叙述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1.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2.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四、△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设题意图是,加强学生课外语文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8-20 10: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初一年级语文课堂同步练习题

                                · 4bb2ec8c1c61112.shtml (20.57 KB, 下载次数: 5)

                                · 4bb2ebae93dba12.shtml (20.46 KB, 下载次数: 12)

                                · 4bb2eb1eba5c512.shtml (20.89 KB, 下载次数: 9)

                                · 4bb2ea952d97012.shtml (21.77 KB, 下载次数: 10)

                                · 4bb2ea02b22cf12.shtml (21.52 KB, 下载次数: 7)

                                · 4bb2e994d171412.shtml (21.26 KB, 下载次数: 6)

                                · 4bb2e7029036512.shtml (22.78 KB, 下载次数: 10)

                                · 4bb2e68d39f0d12.shtml (22.49 KB, 下载次数: 5)

                                · 4bb2e6265d34412.shtml (24.12 KB, 下载次数: 8)

                                · 4bb2e5b7a2c5f12.shtml (23.23 KB, 下载次数: 10)

                                · 4b8f50b8e50b212.shtml (21.2 KB, 下载次数: 7)

                                · 4b8f5062796e912.shtml (22.44 KB, 下载次数: 6)

                                · 4b8f4fe9e4fe012.shtml (22.56 KB, 下载次数: 5)

                                · 4b8f4f609125e12.shtml (20.09 KB, 下载次数: 5)

                                · 4b8f4efcd3e2912.shtml (19.35 KB, 下载次数: 5)

                                · 4b8f4e8d1d2cb12.shtml (19.15 KB, 下载次数: 5)

                                · 4b8f4e3cca39c12.shtml (21.11 KB, 下载次数: 3)

                                · 4b8f4de468b4212.shtml (20.89 KB, 下载次数: 6)

                                · 4b8f4d6b4742912.shtml (22.52 KB, 下载次数: 10)

                                · 4b8f4cff4c22712.shtml (20.36 KB, 下载次数: 7)

                                ·《短文两篇》

                                ·《真正的英雄》

                                ·《登上地球之巅》

                                ·《荒岛余生》

                                ·《伟大的悲剧》

                                ·《口技》

                                ·《观舞记》

                                ·《竹影》

                                ·《安塞腰鼓》

                                ·《社戏》

                                ·《孙权劝学》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音乐巨人贝多芬》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邓稼先》

                                ·《木兰诗》

                                ·《土地的誓言》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最后一课》

                                ·《黄河颂》

                                ·《伤仲永》

                                ·《诗两首》

                                ·《丑小鸭》

                                ·《爸爸的花儿落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走一步,再走一步 》

                                ·《生命 生命》

                                ·《紫藤萝瀑布》

                                ·《童趣》

                                ·《理想》

                                ·《短文两篇》

                                ·《人生寓言》

                                ·《我的信念》

                                ·《论语十则》

                                ·《春》

                                ·《济南的冬天》

                                ·《山中访友 》

                                ·《秋天》

                                ·《古代诗歌五首》

                                ·《化石吟》

                                ·《看云识天气》

                                ·《绿色蝈蝈》

                                ·《寓言四则》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女娲造人》

                                ·《郭沫若诗两首》

                                ·《皇帝的新装》

                                ·《世说新语》

                                ·《诗两首》

                                ·《散步》

                                ·《羚羊木雕》

                                ·《风筝》

                                ·《山市》

                                ·《月亮上的足迹》

                                ·《口技》

                                ·《观舞记》

                                ·《竹影》

                                ·《安塞腰鼓》

                                ·《社戏》

                                ·《孙权劝学》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音乐巨人贝多芬》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邓稼先》

                                ·《女娲造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寓言四则》

                                ·《郭沫若诗两首》

                                ·《皇帝的新装》

                                ·《世说新语两则》

                                ·《散步》《诗两首》

                                ·《羚羊木雕》

                                ·《风筝》

                                ·《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山市》

                                ·《看云识天气》

                                ·《化石吟》

                                ·《古代诗歌五首》

                                ·《山中访友》《秋天》

                                ·《济南的冬天》

                                ·《春》

                                ·《论语》十则

                                ·《短文两篇》《人生寓言》《我的信念》

                                ·《理想》

                                ·《童趣》课后训练题与答案

                                ·《紫藤萝瀑布》

                                ·《走一步再走一步》

                                ·《在山的那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9 20:48 , Processed in 0.078341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