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1|回复: 0

[练习题] 中考作文五分钟快速立意法案例分析(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8-22 09: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限制因素法
  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察同学们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限制因素,题旨就会显露出来,化难为易,大家能很快完成审题任务。
  方法一:加被限制的中心词
  例4(2008年浙江萧山)一个操劳了一生的母亲,不穿金,不戴银,每日依旧辛劳不辍,笑呵呵地说:“全家平平安安呐,比什么都让我幸福。”一个下岗女工说:“谁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就知足了。”一个小保姆说:“主人家信任我,不见外,我就觉得快乐。”
  是啊,生活是泥泞,是沼泽,令我们痛苦不堪;生活又是一首诗,一幅画,让我们快乐如神仙……而这一切的一切关键看你的心态。请以“善待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这个题目,初看审题难度有点大,但如果我们在原题目的基础上,加上“爷爷”“某同学”等限制因素,文章变成“善待生活的爷爷”“善待生活的某同学”,文章立意就清晰了,文章也就好写了。
  方法二:加限制定语
  例5(2008年贵州遵义)以“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以“手”为话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同学们往往难以下笔,但如果运用添加限制因素审视,在原题前面加上“父亲龟裂的”“四川地震灾区孩子从废墟中伸出的”“白发老人相牵的”等限制因素,使题目成为《父亲龟裂的手》《四川地震灾区孩子从废墟中伸出的手》《白发老人相牵的手》等等,文章立意也就具体实在了。
  方法三:加解释语
  例6(2008年浙江台州)《现代汉语词典》对“相处”的解释是“彼此生活在一起;彼此接触来往,互相对待”。人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感触和领悟。有人说,相处怎么这样难;也有人说,相处其实很容易。有人说,相处会带来幸福;也有人说,相处伴随着无奈。相处,需要心与心的相知,需要手与手的相携……
  请你根据以上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人与人相处的文章。
  写“关于人与人相处的文章”,同学们往往千头万绪,无从落笔。其实,我们可以加上解释语,如相处需要相互的理解,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相处不该睚眦(yázì)必报、心胸狭小;相处需要学会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相处不应目无长辈、抛却礼仪,等等。如此审题立意,文章也就好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1 18:52 , Processed in 0.03994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