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8|回复: 1

[练习题] 《我的叔叔于勒》练习题与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8-22 09: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叔叔于勒》
          【同步达纲练习】
          1.划线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挣钱挣扎挣脱挣开
          B,煞白煞有介事煞风景恶煞
          C.蛋壳蛎壳金蝉脱壳地壳
          D.万象更新变更新旧更替
          2.选出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撬开qiào拮据jū栈桥zhànB.于勒lè变更gèng糟蹋tà
          C.煞白shà罪恶è拖累lěiD.手帕pà无赖lài张皇huáng
          3.《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著名作家的短篇小说集《》,这篇小说的主题揭露了主人公是。
          4.下列词语中解释加线字有误的一项是()
          A.大事渲染(作)相时而动(看,观察)
          B.狼狈不堪(不能忍受)缄默(封口)
          C.莫名其妙(没有人)与日俱增(一起)
          D.弄性尚气(注重)动辄(就)
          5.阅读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上了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在我们的前面,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①第一段运用了的修饰方法,烘托出人物的心情;第二段运用了的修辞方法,烘托出人物的心情。
          ②分析这两段自然环境描写对文章中心起的作用。
          6.阅读下文,做文后习题。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念道:"上帝保佑您,我年轻的先生!"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你简直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①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我"反复默念的原因是()。
          A.表明"我"对父母不认叔叔的做法不满。
          B.表明"我"对于勒叔叔的尊敬与关。
          C.表明"我"对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冷漠关系的反抗。
          D.表明"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与怜悯。
          ②母亲"没再往下说"的原因是
          ③选文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
          ④选文反映的我母亲这个人物性格是
          【创新能力训练】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远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
          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
          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不敢肯定父亲对于这个计划是不是进行了商谈。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拮据赔偿栈桥别墅
          2.解释下列词语。
          拮据:
          永不变更:
          与日俱增:
          福音书(语境义):
          3.选文第一段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了生活的拮据?
          4.选文第一段集中写家庭生活的拮据,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5.对下面一句话中加点词理解正确的选项有()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A."唉",叹字独立成句,是表达形式最简洁的抒情句。
          B."唉"独立成句,实际上是一种内涵最丰富最复杂的抒情句,因为复杂得难以表达,才选用这种表达形式。
          C."唉"独立成句,适宜于表达最激动的情绪,正是因为菲利普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才有了这种表达形式。
          D.竟,表达出想象之中的意外惊喜。
          6."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这种行为描写与哪句语言描写在内容上切合?这种不太正常的行为,这份执着是为了什么?
          7.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②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
          8."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的惟一希望。"这句话隐含地介绍了于勒的什么情况?表明了全家人的什么心理活动?
          9.对插叙部分的处理理解正确的选项有()
          A.插叙部分打乱了小说中故事的时间顺序,增加了阅读困难。
          B.于勒原来的情况用插叙处理,避免了平铺直叙。
          C.在于勒还没正面出场时先写对他的盼望,容易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D.避免过多的人物正面出场时,使场面集中,线索单一,叙述角度统一。
          10.本文的情节设计,是渐至高峰而突然跌人低谷,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希望,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最初是因为,接着又有了,最后是有了,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肥皂泡在幻想中不断膨胀,以至于到了极限,全家人甚至为此。最后,在肥皂泡最光彩、最透亮的当儿,怦的一声破灭了,破灭在一家人的眼前,这对于菲利普等人来说是多么沉重的一击!对读者来说,给了人以多么强烈的反差!
          【学科渗透训练】
          阅读小说《伞》,回答问题。
          "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了一片惊呼。原来,车厢后部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
          后门那位理着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地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座位上一对盲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地坐着,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着窗口。
          甲
          "对不起,乘客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_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娇小的她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一顶,只听"咝--"伞面被尖利的玻璃撕开了一道口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唷--"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身边这位40多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激地笑了。
          "你去吧!我来!"大汉胸前的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像钢铁一样,转过身,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
          "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妇问。
          "雨停了。"大汉回答。
          "那就好。"
          乙
          公共汽车又驶过两站。大汉边上的一位正在背外语的小伙子突然伸出手说:"你该下车了,交给我吧!""你怎么知道?""咱们都是老乘了。""好,哈哈……"
          又过了两站,小伙子也要下车了,一位女同志刚想接过来,可今柄却被一个面皮白白的中学生急急忙忙抢了过去。
          丙
          一站又一站,一人又一人。伞柄被众人握得暖暖的。这上面的暖意不断地传给后来者,也传给了车厢里的每一个人。
          1.下面是文中3个可以独立成段的句子,它们应分别放在文中甲乙丙三个方框中的是甲()乙()丙()
          A.乘客们都善意地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温暖。
          B.周围的人又笑了。
          C.车厢里一下子平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2.如果补出第2段中省略号的内容,应该是()
          A.真是受罪B.硬是没有安全感
          C.总是遇到不顺心的事D.就是担心玻璃伤人
          3,文中两个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A.羞羞答答斩钉截铁B.柔气轻声铿锵有力
          C.欲言又止果断坚决D.吞吞吐吐掷地有声
          4.用三个动宾短语概括短文情节。
          答:震飞玻璃----。
          5.用一句话概括这篇短文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D2.B3.莫泊桑羊脂球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菲利普夫妇4.B
          5.①比喻快乐而骄傲的喜悦比喻和拟人满怀失望和沮丧②烘托了菲利普一家人见到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心境,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6.①反复D②怕女婿知道内情后解除婚约③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④冷酷而自私
          【创新能力训练】
          1.略2.略
          3.有人请吃不敢答应,以免回请。买日用品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服装是自己做的。4.突出全家人对金钱的极度渴望,为盼望于勒发财归来作铺垫。
          5.A、B、C
          6.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满足虚荣心,渴望于勒归来。
          7.①排比、②比喻
          8.隐含地介绍了于勒发了财准备归来帮助我们的情况,表明了一家人对于勒希望之大、依托之重,表现了把发财希望建立在别人身上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9.B、C、D10.于勒的第一封信,一位船长的话于勒的福音书与日俱增
          拟定了上千种计划
          【学科渗透训练】
          1.C、A、B2.A3.B4.堵住窗口传下暖意5.在生活中要互相理解,互相关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8-22 10: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三年级语文课堂同步练习题
· 4eb7a83ce07bd40.shtml (82.23 KB, 下载次数: 11) · 4eb7a2be4d1fa40.shtml (82.83 KB, 下载次数: 13)
· 4eb791a2a28e840.shtml (82.4 KB, 下载次数: 10) · 4eb79d29b6ba340.shtml (83.23 KB, 下载次数: 12)
· 4b907649c8e6f40.shtml (24.84 KB, 下载次数: 14) · 4b9075e7a161040.shtml (25.04 KB, 下载次数: 11)
· 4b90755dab1e940.shtml (26.36 KB, 下载次数: 10) · 4b9074e4f177940.shtml (25.67 KB, 下载次数: 15)
· 4b907443533dd40.shtml (28.86 KB, 下载次数: 13) · 4b9073bd0f5fa40.shtml (24.35 KB, 下载次数: 13)
· 4b907244ee5bf40.shtml (21.06 KB, 下载次数: 7) · 4b90718d8dee040.shtml (21.45 KB, 下载次数: 9)
· 4b9070d53ff5e40.shtml (20.25 KB, 下载次数: 8) · 4b90704d9fecd40.shtml (19.68 KB, 下载次数: 15)
· 4af3b62cb25c240.shtml (21.02 KB, 下载次数: 10) · 4af3b5bbbe53840.shtml (21.4 KB, 下载次数: 14)
· 4af3b55f355e441.shtml (22.64 KB, 下载次数: 10) · 4af3b4954aef941.shtml (22.66 KB, 下载次数: 11)
· 4af3b42d7921341.shtml (21.48 KB, 下载次数: 8) · 4af3b3b4ccc1d41.shtml (20.74 KB, 下载次数: 16)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求知》
·《发问的精神》·《言外之意》
·《怀疑与学问》·《灰姑娘的时钟》
·《哨子》·《想和做》
·《谈骨气》·《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
·《我的叔叔于勒》·《古代诗词五首》
·《诗经》两首·《威尼斯商人》
·《愚公移山》·《曹刿论战》
·《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月是故乡明》
·《一桩奇特的诉讼案》·《竹林深处人家》
·《春风》·《常读常新的人鱼故事》
·《人民解放军横渡过江》训练题与答案·《陋室铭》
·《海燕》·《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农村调查》·《怎样丢掉学生腔》
·《孤独之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军刀》·《窗》
·《把"不能"埋葬起来》·《秃梧桐》
·《燕子》·《沙之聚》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隆中对》·《范进中举》
·《捕蛇者说》测试题(一)·《捕蛇者说》测试题(二)
·《陈涉世家》测试题(一)·《陈涉世家》测试题(二)
·《出师表》·《公输》
·《唐睢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
·《醉翁亭记》·《雨说》
·《香菱学诗》·《沁园春 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6 21:39 , Processed in 0.061918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