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8|回复: 1

[练习题] 《诗经》两首课后练习题与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8-22 09: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经》两首练习
          达标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逑()()
          寤寐()()溯洄()()坻()荇菜()
          2、填空题。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_篇,包括__、__、_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能力提高
          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5、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24《诗经》两首答案
          达标训练
          1、jūjiūyǎotiáohǎoqiúwùmèisùhuíChíxìng2、(1)《诗经》305风雅颂(2)赋比兴(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C.4、B
          能力提高
          1、[析]我国远古时代的诗论就提出"诗言志"说,因此,读诗应该努力分析、感悟出蕴藏在诗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2、[析]本题考查《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但是,关键不只在于识别,更在于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析]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
          [参考答案]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4、[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J、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5、《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8-22 11: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三年级语文课堂同步练习题
· 4eb7a83ce07bd44.shtml (82.23 KB, 下载次数: 8) · 4eb7a2be4d1fa44.shtml (82.83 KB, 下载次数: 3)
· 4eb791a2a28e844.shtml (82.4 KB, 下载次数: 2) · 4eb79d29b6ba344.shtml (83.23 KB, 下载次数: 9)
· 4b907649c8e6f44.shtml (24.84 KB, 下载次数: 3) · 4b9075e7a161044.shtml (25.04 KB, 下载次数: 4)
· 4b90755dab1e944.shtml (26.36 KB, 下载次数: 6) · 4b9074e4f177944.shtml (25.67 KB, 下载次数: 5)
· 4b907443533dd44.shtml (28.86 KB, 下载次数: 4) · 4b9073bd0f5fa44.shtml (24.35 KB, 下载次数: 5)
· 4b907244ee5bf44.shtml (21.06 KB, 下载次数: 3) · 4b90718d8dee044.shtml (21.45 KB, 下载次数: 8)
· 4b9070d53ff5e44.shtml (20.25 KB, 下载次数: 6) · 4b90704d9fecd44.shtml (19.68 KB, 下载次数: 3)
· 4af3b62cb25c244.shtml (21.02 KB, 下载次数: 7) · 4af3b5bbbe53844.shtml (21.4 KB, 下载次数: 7)
· 4af3b55f355e444.shtml (22.64 KB, 下载次数: 5) · 4af3b4954aef944.shtml (22.66 KB, 下载次数: 7)
· 4af3b42d7921344.shtml (21.48 KB, 下载次数: 3) · 4af3b3b4ccc1d44.shtml (20.74 KB, 下载次数: 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求知》
·《发问的精神》·《言外之意》
·《怀疑与学问》·《灰姑娘的时钟》
·《哨子》·《想和做》
·《谈骨气》·《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
·《我的叔叔于勒》·《古代诗词五首》
·《诗经》两首·《威尼斯商人》
·《愚公移山》·《曹刿论战》
·《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月是故乡明》
·《一桩奇特的诉讼案》·《竹林深处人家》
·《春风》·《常读常新的人鱼故事》
·《人民解放军横渡过江》训练题与答案·《陋室铭》
·《海燕》·《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农村调查》·《怎样丢掉学生腔》
·《孤独之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军刀》·《窗》
·《把"不能"埋葬起来》·《秃梧桐》
·《燕子》·《沙之聚》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隆中对》·《范进中举》
·《捕蛇者说》测试题(一)·《捕蛇者说》测试题(二)
·《陈涉世家》测试题(一)·《陈涉世家》测试题(二)
·《出师表》·《公输》
·《唐睢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
·《醉翁亭记》·《雨说》
·《香菱学诗》·《沁园春 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7 06:53 , Processed in 0.102250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