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0|回复: 1

2017苏州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11-15 21: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2)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11-15 22: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1)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2分)
       
          (2)“剪不断,理还乱”以丝喻愁,写出了离愁怎样的特点?(2分)
       
          1、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解解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即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两个“笼”字把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渲染气氛。描绘画面时要重点点出描绘出的意境。
       
          2、D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A、B两项明显错误,从关键字“恨”可知诗歌不是描写美景或抒发流连忘返心情的诗作。C项分析偏颇,最后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3、运用比喻,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钩”谐音“勾”,勾起词人离愁别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
       
          解析:本题考点为鉴赏诗歌语言中的炼字。
       
          该类题的一般答题步骤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有手法指出手法)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根据句中“若”,可知,这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且“钩”与“勾”谐音。
       
          4、“剪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理还乱”写出离愁的纷繁杂乱,难以理清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中重要诗句含义的能力。分析离愁的特点,要抓住几个关键词“剪不断”和“理还乱”,“剪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理还乱”写出离愁的纷繁杂乱,难以理清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6 02:50 , Processed in 0.05779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