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0|回复: 2

2017中考地理备考:十二类问题答题技巧下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11-23 15: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考地理十二类问题答题技巧精编
       
          7、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8、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㈠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㈡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㈢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㈣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
       
          注意:
       
          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
       
          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9、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㈠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
       
          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注意:
       
          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㈡举例:
       
          1
       
          例1: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是:
       
          ①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②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11-23 15: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③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
       
          ④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2
       
          例2:上海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海南为何目前仍没有建立钢铁企业?
       
          上海无煤无铁,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发展钢铁工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①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居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运中点,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水陆交通枢纽。可以利用便利海运、廉价的河运从内地和国外输入煤、铁,发展临海型钢铁工业。
       
          ②接近消费市场。
       
          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又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各种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建立钢铁企业,可以就地消费,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③工业用水方便。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大型现代化宝山钢铁联合企业就建立在长江之滨,工业用水极为方便。
       
          ④技术力量信雄厚。
       
          上海工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知识技术密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都很发达,能为我国生产高、精、尖、新的产品,为全国钢铁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10、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
       
          1、地形:
       
          ⑴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⑵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⑶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2、气候:
       
          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
       
          3、河流:
       
          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或河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11-23 16: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资源;
       
          2、交通;
       
          3、政治、军事、宗教;
       
          4、科技和旅游。
       
          11、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
       
          自然因素——制约因素;
       
          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⑴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2)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3)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⑴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⑵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⑶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⑷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⑸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⑹政治:京九线——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⑺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
       
          12、交通运输中的点、线的典型案例与区位选择:
       
          1京九线、南昆线和青藏线区位选择的异同:
       
          ⑴从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自然条件、科学技术5个方面加以比较。
       
          ⑵突出共同点:
       
          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
       
          ⑶不同地位:
       
          京九线是全国南北干线,南昆线是西南地区出海通道,青藏铁路有利于开发边疆,加强西藏和内地联系。
       
          ⑷不同的自然条件:
       
          京九线突出沟通五大水系,多穿山跨河;南昆铁路穿越喀斯特地形;青藏铁路需穿越高山高寒气候区,此处地质地貌复杂。
       
          2
       
          “西气东输”管道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
       
          ⑴建设“西气东输”管道的主要目的,是把西部塔里木盆地及沿线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能源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最终到达上海市。
       
          ⑵沿线选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沿线油、气田的分布(西段)以及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沿线穿越多座大山,三垮黄河并穿越多条河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7 06:02 , Processed in 0.09195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