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8|回复: 2

2017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句衔接专项练习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12-1 16: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中考改题)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 , ,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③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④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A.②④③① B.①④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2010·中考改题)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大自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②④③①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③④②①
       
          (2010·广东湛江)3. 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3分)
       
          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12-1 16: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中考改题)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④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①④ B.④②①③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2010·中考改题)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玉树藏族自治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
       
          ①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
       
          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
       
          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⑥气候高寒
       
          A.②④⑥⑤①③ B. ③①②⑤⑥④ C.⑤③①④②⑥ D.④⑥⑤①③②
       
          (2010·中考改题)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2004年以来,我省生产总值连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的规划建设就是内外力结合的重要举措。
       
          ①也要借助充足的优秀人才、一流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外力”因素
       
          ②经济已处于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
       
          ③要解决这一问题
       
          ④然而我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⑤既要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等“内力”因素
       
          A.③①④②⑤ B.⑤①③④② C.②③⑤④① D.②④③⑤①
       
          (2010·中考改题)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_____ _______ 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
       
          (2010·中考改题)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目前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网上世博会。
       
          ① 并使之成为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
       
          ② 让互联网把上海世博会变成“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③ 开创性地推出了“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④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
       
          ⑤ 实现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有机联动
       
          A.④⑤③②① B. ④②⑤①③ C. ⑤④③①② D. ③④⑤②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12-1 17: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中考改题)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拯救地球”成为全世界的共同呼声,环境问题便超越了国家、种族、文化和贫富,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天”大问题。
       
          ①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我们的祖先一路披荆斩棘、高歌猛进
       
          ②只有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才终于懂得了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根本性转折
       
          A.③①② B. ①③② B.②③① C. ①②③
       
          (2010·中考改题)10.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相关政策,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达到这个目的,各级政府 , , , 。
       
          ①要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②要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土地沙化的进程
       
          ③要贯彻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工作方针
       
          ④要在公共服务和就业方面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切实需要
       
          A.③④②① B.③②④①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2010·云南)1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
       
          ②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寂之境。
       
          ③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下车步行。
       
          ④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许。
       
          ⑤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紧靠崖壁下。
       
          A.①⑤④②③ B.③④②⑤① C.③②⑤①④ D.①③②④⑤
       
          (2010·中考改题)1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3分)
       
          ①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北后是雕龙屏。
       
          ③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④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A. 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 ①④②③    D.①④②③
       
          (2010·中考改题)1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②我没法掩饰二十二年前自己的缺点。
       
          ③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我本想重写这本小说。
       
          ④而且我还想用我以后的精力来写新的东西。
       
          ⑤可是我终于放弃了这个企图。
       
          A.③②⑤①④ B.①②④③⑤ C.③⑤②④① D.①③⑤②④
       
          (2010·中考改题)1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保守党某部门任职,2001年当选国会议员
       
          ②2005年他以出色的演讲口才最终当选保守党领袖
       
          ③直到进入牛津大学,他依然与政治活动很少沾边,但学业极为出色
       
          ④2010年5月,卡梅伦被任命为新一轮英国首相
       
          ⑤幼时的卡梅伦丝毫没有显示出政治人物的天赋
       
          ⑥小学时不仅成绩在班里倒数第一,而且极为害羞
       
          A. ④⑥⑤③①② B.⑤⑥①③②④ C. ④⑤⑥②③① D.⑤⑥③①②④
       
          (2010·中考改题)15.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3分)
       
          ①但它的另一个结果却是始料未及的
       
          ②人们会在惟一的孩子身上投入过多的物质财富
       
          ③计划生育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不容置疑的
       
          ④于是,小规模家庭反而变成高碳排放体
       
          ⑤每个孩子人均能源消耗量大大提高
       
          A.③⑤①④② B.②④③⑤①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⑤①④
       
          (2010·中考改题)1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他用这颗赤子之心上下求索。
       
          ②哪怕他的生活窘迫潦倒,面容苍老干枯,他的精神在备受折磨之后已然错乱。
       
          ③读卢梭《漫步思想录》,内心始终处在一种最容易被触动的状态里。
       
          ④从苦难和孤寂里寻找生命中点滴的甘美。
       
          ⑤他饱尝过人世的辛酸,却依然留着一颗纯真、敏感、脆弱的心。
       
          A.⑤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⑤③ C.③②⑤①④ D.③⑤①④②
       
          (2010·中考改题)1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水是自然界的产物, , 。 , 。
       
          ①然而,太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
       
          ②因此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正在不断逼近
       
          ③水千变万化,雕塑出美丽的湖泊,创造出宝贵的湿地资源
       
          ④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A.④①②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2010·中考改题)18.仔细阅读下面语句,选出排列正确的一项( ) (3分)
       
          ①当它们之中出现“伤员”时,大队藏羚羊就会减慢前进的速度来照顾,以防止猛兽吃掉负伤者。
       
          ②正是这个习性被盗猎分子所利用。
       
          ③藏羚羊有着顽强而自尊的品格。
       
          ④它们能够战胜世界上最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是因为它们有着极好的群体精神。
       
          ⑤在盗猎现场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数百头藏羚羊全部被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A.③④①②⑤ B.③①②⑤④ C.④①②⑤③ D.⑤③④②①
       
          (2010·中考改题)19.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①这便是棋院。庭院中央,有一株十分茁壮的腊梅树。
       
          ②若降一场大雪,一定会催生出更多的蓓蕾。
       
          ③穿过一片幽深的竹林,眼前出现一个小院。
       
          ④进入棋房,抚摸桌上的棋盘,想必这里曾无数次荡起娇笑的喧哗和棋子落盘的清音,如今弈棋人都已化作时间的灰尘。
       
          ⑤春寒料峭,一树黄灿灿的梅花,开得正艳。
       
          A.①④②⑤③ B.③①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⑤②④
       
          (2010·中考改题)20.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①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②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③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④他身材增加了一倍;
       
          A. ①③②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③② D. ①②③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4 03:27 , Processed in 0.06104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