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营:通常又被称为“暑期课堂”,通常由北大清华的各个院系自己组织,因此在报名的时候也只能够按院系进行报名。每个院系的学科营规模在100-300人不等,同学们在学科营期间同样会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并进行相关专业内容的考核。例如历史营的考核内容就会偏重历史,而哲学营则会偏重哲学素养的考察。在学科营中获得“优秀营员”的同学,能够获得自主招生计划的初审通过资格(注意和综合营的区别)。目前北京大学在学科营这一块做的规模比较大,2016年暑假的时候更是有多达11个院系开展了学科营(多为文科院系),至于未来清华大学会不会在学科营这一块有所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加以期待。
关于夏令营的相关信息,我们汇总成了如下的表格供大家查阅。
114458_589942ba9cb2302.jpg
自主招生的最后半年
夏令营结束以后,绝大多数同学都会进入忙碌的高三生活。而同学们和自主招生最后的决战,就会随着3月份各个大学的招生简章颁布而逐渐开始。看过我们系列文章的同学都知道,一般我们经历从准备初审材料→初审结果公布→高考后笔试→笔试后面试这样一系列的流程。我们还是以北大清华为例,列了如下的表格,来看看自主招生的最后半年里的那些事儿。
114458_589942babf86b02.jpg
从上述表格我们可以注意到以下几点:
清华和北大在考试形式上存在区别: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和领军计划考试为同一场考试,而北大则将自主招生和博雅计划分两场考试进行。更关键的是,北大采用的是和高考相同的线下考试的方式,而清华则全部为线上的机考。
通过北大博雅的初审就能够参加后续的笔试和面试,而通过清华领军的初审仅仅意味着你能够参加笔试。清华大学会从参加领军计划笔试的考生中淘汰掉约三分之二的人选,仅仅录取大约三分之一进行面试。简而言之:通过了北大的初审意味着你有很大的几率拿到降分,而通过清华的初审则意味着战争刚刚开始……
自主招生的考试难度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依据目前的高考和竞赛来看,自主招生的考试难度为高考中的难题和竞赛中的简单题。想要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仅意味着你的课内成绩要足够扎实,同时也意味着你需要学习部分课内不会涉及到的竞赛相关的知识点。各位初三的同学如果能从高中一开始做好这样的准备,相信到了高三就不会出现临阵磨枪的情况了。
114503_589942bfac6cb02.jpg
以上我们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关于高中自主招生的相关内容,相信各位初三的同学和家长们心里对于高中的规划应该大概有个数,也能够逐渐意识到竞赛和自主招生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对于各位立志于在高中进行竞赛学习的同学们来说,高中的各学科竞赛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敬请关注我们的提前半年规划高中系列连载(4)——美丽有两种,一种是……
如果你知道自己究竟适不适合走竞赛自招之路;如果你想了解一下在同龄人中的位置;如果你想提前抢占高中名师的暑秋班次;如果你想进入高中的竞赛班和预备队,继续探索神秘的奥林匹克花园:请来参加我们的初升高选拔考试,高中高端班次的唯一入口,帮你提前开始规划高中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