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7|回复: 1

2017年深圳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空气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3-7 13: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考点一)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氧气(O2) = 五氧化二磷(P2O5)
       
          化学方程式: 4P + 5O2 = 2P2O5
       
          5、注意事项
       
          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E、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可否用镁代替红磷?不能用镁,因为镁不但跟氧气反应而且还跟氮气等反应,结果测得的不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会远远大于氧气的体积。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7-3-7 14: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考点二)
       
          (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考点三)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考点四)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氧气
                       

                               
                                        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
                       

                               
                                        氮气
                       

                               
                                        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
                       

                               
                                        稀有气体
                       

                               
                                        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考点五)
       
          1、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七、未来化学将朝着“绿色化学”——“绿色消毁”和“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4 01:33 , Processed in 0.06616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