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3|回复: 0

2017北京中考作文题目评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6-26 16: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如果说近两年语文题型发生了什么变化,很多人会不假思索的说出这样一些变化:传统文化增多,小作文形式越来越丰富,大作文中增加了想象类作文。但是提到阅读理解发生了什么变化,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到的是:阅读理解的字数又变多了。然而,其实阅读最大的变化在于--阅读增加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简单来说,就是语文中增加了对材料题的考查。我们在政史地等考试中经常见到材料题,那么我们语文中为什么要增加材料题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同文本的阅读,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文字,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图画,甚至表格,还有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文言文等不同的类型,从知识领域来看,也并不单单是文学这一个层次。总而言之,我们在生活中会同时遇到不同呈现形式,不同知识领域,不同角度内涵的"信息",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就是我们需要锻炼的及其重要的能力,材料题也便应运而生了。
       
          另外,从整个非连续性文本的命题内容来看,非连续性文本非常适合出与时事和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这点从今年各大城区一模二模考试和中考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去年16年中考中涉及到的对戏剧的考查,今年一模二模考试对当下时事热点:雄安新区,一带一路,天宫系列实验室等内容的考查,也说明了,其实非连续性文本出题的来源,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青少年们具备这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素养,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是很有帮助的。
       
          那么对于这一类的题型,我们下一届考生应该如何应对呢?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能够解决这类文体的一些思路供大家参考:
       
          1.注重生活的积累,关心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国家大事,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去了解国家大事的相关背景信息,挖掘事件背后的逻辑、内涵,遇到传统文化多去问为什么,以开放的心态和把传统文化应用到生活中的态度去拓宽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是我们每个青少年要去做的。
       
          2.不断提升自己快速阅读的能力,快速理解和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纯文本文字,要练习自己如何快速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并把我文章主旨的能力;对于图画,要锻炼自己的描述、感知主旨和背后隐藏义的能力;对于表格,要提升自己的数据对比分析能力……针对不同形式的文本,需要我们具备的素养也不一样的。
       
          3.学会梳理不同材料信息之间的关联,建立自己的逻辑。这种素养是非常高的,它需要一个人具有能够同时把握不同文本,不同题材片段信息的能力。要培养这个能力,除了要熟知不同材料之间的常见逻辑之外,还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不断提升自己对不同文本的综合运用。
        58ecd00add04632.shtml (69.85 KB, 下载次数: 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05:43 , Processed in 0.093972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