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2|回复: 1

初三语文基础差,要如何巩固?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8-8 19: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2018中考备考已逐渐拉开大幕,初三学生基础不好又该如何在这最后一年做好中考备考及冲刺呢?
       
          1、孩子基础比较差,语文的分数总是提不高,孩子也非常着急,但是总是找不到办法,要怎么做才能提高语文的分数呢?
       
          教师建议:
       
          “孩子基础比较差,语文总分提不高”,在想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建议学生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基础薄弱点究竟在哪些板块。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可以将近期的综合试卷整理出来,按照相应的题型分类总结自己的易错题,最少我们要对自己的基础掌握情况有一定的认知,然后针对性解决。
       
          其次,当我们明白自己的薄弱点时,要做的自然是解决存在的问题。根据广州中考近年考察的题型来看,“积累与运用”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字音、字形、词语理解与运用、修改病句、语言得体、句子排序、语言综合运用和古诗文等知识点。
       
          其中字音、字形、词语理解等题均考察我们对课本的字词以及词语积累的掌握能力,所以,若是这一类题出现问题,要做的就是实打实地先回归课本,复习课内重点字词。
       
          对于字词的积累,初三学生可以多注意以下几类字:一是习惯性误读的字,如把迸溅(bèng)读成bìng;二是形声字误读。虽然汉字有80%以上是形声字,但由于长期的语音演变,有些形声字与“形与声”已失去了直接的关联。如不能把湛蓝(zhàn)读成shèn;三是注意形近字。如戊、戌、戍、戎等;四是注意一些常用的多音字,如倔强(jiàng)不能读成qiǎng。
       
          病句解析、句子排序这类题有相应的答题技巧,比如,辨析病句时不要仅凭语感,而是要找到明确的病因,一种方法是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下手,如介词、否定词等,因为是经常出现病因的地方,这些词可以快速帮我们确定病因。对初三的学生而言,这些题型不陌生,所以重点是掌握方法,多练、多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7-8-8 19: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
                       
          相较于上述的题型,语言综合运用题考察更为灵活:广告语、宣传语、新闻、对联、漫画……我们答题时一定要审清楚题目,如概括材料题是否有字数限制,对联、宣传语对句式和字数的限制又是什么,找到其中的规律进行作答。明确题目要求。
       
          概括材料题的方法与阅读中的概括题型方法相似,一般较好把握。个人对这一题型的建议主要是名著的积累,今年的初三考试中,有出现过考察名著和人物的题型,虽说是四大名著,但是有些学生掌握不熟悉,导致失分所以课内要求掌握的名著一定要进行相应的掌握
       
          就我而言,我对自己的学生“基础好”的要求是最多只能在“积累与运用”和“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中扣3分,因为古诗文的考察均是课内知识,不涉及课外古诗文的考察,难度不大。
       
          因此,与字音、字形相同,我们一定要熟悉课本的所有必背古诗文,其中古诗词重点掌握诗词注释、书写、翻译、主旨等,文言文则是掌握重点篇目的实词和虚词用法、翻译、文章内容的理解等知识点。
       
          具体来说,在巩固古诗文时,应该强化如下四个环节:1.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要真正弄懂。2.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注意,重点把握。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手非”。4.规范书写。
       
          所以,准备上初三的我们,一定要利用剩余的假期将初一、初二所学的古诗文和字词掌握扎实,不要给自己留一大堆任务,到中考前才进行巩固。因为有一些学生花在语文的学习时间本就少,背诵诗词的时间就更少,导致每一次考试对这一板块都需要花费大量的复习时间,但成效未必佳,所以说,平时一定要实打实地巩固。
       
          巩固基础,简单来说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薄弱点,查漏补缺;
       
          2.熟悉常考点,知己知彼;
       
          3.总结易错题,对症下药;
       
          4.巩固古诗文,回归课本;
       
          5.总结答题技巧,反复攻克弱点。
       
          如果对基础的知识点还不够了解,学生一定要多问、多积累、多巩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13:54 , Processed in 0.088341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