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3|回复: 2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教材第2课教案:《原始农耕生活》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9-5 20: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及意义。
       
          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4.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
       
          【教学重点】
       
          知道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耕文化代表的区别。
       
          【教学过程】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生活年代:距今约6000年。
       
          2.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位于黄河流域。
       
          3.生活、生产状况:
       
          (1)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
       
          (2)生产工具:磨制的石器、骨器、角器等。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3)种植农作物:粟。
       
          (4)畜牧业: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7-9-5 20: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5)手工业:彩陶和纺织制品。
       
          ①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以鱼纹、鹿纹为最多。
       
          ②半坡人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遗址中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见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生活年代:距今7000年左右。
       
          2.生活地点:今浙江余姚河姆渡,位于长江流域。
       
          3.生活、生产状况
       
          (1)建筑:
       
          ①房屋样式: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2)主要农作物:水稻。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表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3)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4)畜牧业: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5)手工业:
       
          ①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
       
          ②河姆渡人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③河姆渡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漆的人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8
发表于 2017-9-5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
       
          (1)时间:
       
          ①水稻:在中国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②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约在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
       
          (2)兴起地区: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3)发展变化: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1.利用第7页《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半坡、河姆渡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2.观察、比较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复原图,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这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是怎样考虑的?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进一步点明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黄河流域半坡和长江流域河姆渡的定居生活以及农耕作物品种的不同影响,从而向学生渗透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中要科学合理、协调兼顾的教育观念。
       
          巩固小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2.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08:42 , Processed in 0.08536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