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6|回复: 0

2018年南京中考指导书解读--物理学科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8-3-6 20: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物理】
       
          重视实验过程  关注科学思维
       
          ——《2018南京市中考指导书(物理)》解读与建议
       
          南京二十九中致远初级中学校长  杨清华
       
          2018年南京市中考物理指导书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编写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突出物理学科的实验特点,关注初中阶段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初步养成。
       
          指导书的编写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要求明确:书中所列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及要求、试卷结构和考试题型等方面与往年保持稳定。二是版块清晰:全书按教材章节顺序编写,每章有“双基回顾”、“学法指导”、“例题分析”和“复习练习”四个模块。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系统复习和练习,查漏补缺。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四点”。
       
          1.抓住基础点
       
          试卷中的A组题和B组题占试题总量的70%。因此,师生在复习过程中要认真研读中考指导书上的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及要求、题型示例,明确复习目标和方向,对照课标、教材逐点落实每一个考点,对每一个考点的考查水平及考题的难易程度应有一个感性认识。结合双基回顾和各章的知识结构,通过自我检查与反思将所学物理知识放入课本知识体系乃至学科知识架构中思考、整合,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特别是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不可求快、求深、求难,抓住基础点是获得高分的根本保证。
       
          2.突破重难点
       
          中考指导书上的“学法指导”重在解题方法的指导与点拨,考生要仔细品读,认真思考、理解并灵活运用。注意辨析易混淆的概念,如“质量”与“重力”、“电功”与“电功率”等;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特别要关注实验结论得出的过程和方法,力争做到融会贯通,提升综合能力;能用规范、严谨的物理学科术语在具体情境中去表述实验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对中考指导书和教材上的典型例题、实验复习专题和课后习题要认真钻研,用心完成,努力做到举一反三,懂一题,知一类。
       
          3.纠正易错点
       
          对于指导书上的复习练习(一)、(二),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学生的易错点精选、精练、精讲、精评,特别是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上要“好中选优”,课后组织学生分层练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考生要做到:(1)认真审题,审题时学会捕捉关键词,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2)规范答题,对于解答题,说理充分,表述严谨、具体、到位;对于计算题,解题过程清晰,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单位和数据的代入要准确,计算结果要正确。
       
          4.强化薄弱点
       
          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中考指导书的使用,强化薄弱点。如每年的中考试卷中与浮力有关的试题得分率一直偏低,究其根本,一是力学本身的内容对同学们来说是个难点;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浮力题目的解题方法掌握的不熟练,考生可以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变式练习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训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些知识。另外,一些重点实验如“观察水的沸腾”、“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等一直是中考的热点,这些实验的综合性比较强,对这些内容的复习重在学科思维能力的训练上。还有就是要关注常见物理方法的了解和应用,在实验和活动的过程中会自觉使用各种物理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4 10:06 , Processed in 0.08133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