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1|回复: 1

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8-6-4 21: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53251_5ae423a3ddb2721.gif

    153251_5ae423a3ddb2721.gif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铜Cu银Ag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8
    发表于 2018-6-4 21: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 02:05 , Processed in 0.065778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