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8|回复: 0

2018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8-9-5 20: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中考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学科的知识点,主要是对初中三年各学科知识点的梳理和细化,帮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答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2018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仅供参考!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3 05:10 , Processed in 0.08661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