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3|回复: 0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路面上的新科技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6-30 01: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路面上的新科技
       
          ①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②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③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④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⑤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一18%。德国计划到2010年,把全国城市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在我国普遍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1.第②段中“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中的“不同”指哪两个方面?“各行其道”和第①段中的哪一句相照应?(4分)
       
          答:
       
          2.阅读第②③两段,任选一题回答。(3分)
       
          (1)第2段中的彩色路面有哪三个作用?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
       
          答:
       
          (2)第③段中所说的透水路面分为三层,每层各有什么功能?请分别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答:
       
          3.最后两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2分)
       
          答:
       
          4.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基本铺设了彩色路面。
       
          B.普通沥青路面的孔隙率不足4%,而透水路面的孔隙率大多为15%—30%。
       
          C.采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能。
       
          D.由于透水路面优越性多,德国已把全国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
       
          参考答案
       
          1.颜色不同(或“呈暗红色”)、材料不同(或“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
       
          2.(1)①美化市容(1分)②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或“防滑并提示司机减速”)(1分)③方便交通管理(1分)(2)①透水②分流(或“回收”)③密封(或“防渗”)
       
          3.说明透水路面的特点及发展趋向
       
          4.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4 06:25 , Processed in 0.06881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