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3|回复: 1

[文言文] 2010中考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爱莲说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6-30 17: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蕃:2、染:3、濯:4、妖:
  5、亭亭:6、植:7、亵:8、鲜:
  9、宜:
  翻译下列句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的句子分别有什么寓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本文以正面衬托莲,以来反衬托莲,用意是什么?从中能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3、作者把"菊"比喻成"隐逸者",是指的人,把"牡丹"比喻成"富贵者,是指的人,把"莲"比喻成"君子",是指的人。
  4、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它借赞美来歌颂
  ,表现了作者。
  5、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6、作者在第1段中从、、等方面描写莲的可爱形象,用莲来象征。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8、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爱莲说》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6-30 17: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1、多2、沾染(污秽)3、洗涤4、美丽而不庄重5、耸立的样子
  6、树立7、亲近而不庄重8、少9、宜当
  二、略
  三、1、(1)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2、用菊正面衬托莲,用牡丹反衬莲,彼此对照,有力的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明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示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3、隐居的人;富贵的人;品德高尚的人。
  4、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5、莲,花之君子者也。
  6、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气质;象征了不求富贵名利,在污浊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品德高尚的君子。
  7、对和自已志同道合的人太少而感慨;对追名逐利、追求荣华富贵的世俗的鄙视。
  8、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2 23:03 , Processed in 0.06367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