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0|回复: 5

人教版文言文复习要点九年级语文(下)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5 16: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复习要点
          九年级下册:公输――墨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起于鲁出发,动身
          2、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
          3、再拜拜了两次
          4、不可谓知类明白事理
          5、然胡不已乎然: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
          6、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7、子墨子九距之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9、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10、吾知所以距子矣用来……的方法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入侵
          二、翻译下列句子答案
          1、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三、中心内容
          1、本文论述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本文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
          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一、词语解释
          舜发于被任用人恒过常;犯过失
          傅说举于被选拔衡于虑同"横"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责任,担子;这而后作奋起
          苦其心志使┅┅痛苦征于色颜色
          劳其筋骨使┅┅劳累发于声吟咏叹息
          锇其体肤使┅┅饥饿而后喻了解
          空乏其身使┅┅贫困法家拂士同"弼"
          乱其所为使┅┅错乱入则在里面。指国内
          所以动心忍性用来;使┅┅惊动;使┅┅坚韧;出则在外面。指国外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曾同"增"
          二、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经这样的人
          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人恒过,然后能改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8
发表于 2016-7-5 17: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中心内容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3、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
          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孟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
          4、贤者能勿丧耳不丢掉
          5、蹴尔而与之用脚踢
          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辨别。
          7、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8、妻妾之奉侍奉
          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10、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11、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
          1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天性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6、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7-5 19: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比喻
          2、"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3、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3、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4、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九年级下册:《庄子》故事两则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相:做宰相;国:国都,京城
          2、非梧桐不止;安知鱼之乐止:栖息;安:怎么
          3、于是鸱得腐鼠于是:在这时。鸱:猫头鹰。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惠子相梁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三、回答问题
          1、《惠子相梁》的主题是什么?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淡薄功名利禄的态度。
          2、故事中的、鸱、腐鼠各比喻什么?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
          1、十年春,齐师伐我。伐:攻打
          2、肉食者鄙。3、又何间焉?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间:参与
          4、小惠未,: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案件。虽:即使。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以凭借
          9、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振作。再:第二次。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测:估计。伏:埋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7-5 19: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3、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云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5、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6、本文的成语是什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
          7、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7-5 19: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一、词语解释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讽谏。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高。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服:穿戴。窥:照。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复:又一次。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第二天。孰:通"熟",仔细。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私:偏爱。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爱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面刺:当面指责。
          9、能谤讥于市朝。谤讥:议论。市朝:公众场合。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进:偶然进谏。
          二、翻译下列句子。答案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三、回答下列问题。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4、讽谏的结果如何?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7-5 21: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列子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
          1、方七百里,高万仞。方:指面积,方圆。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迂:曲折,绕远。
          3、聚室而谋。谋:商量。
          4、吾与汝毕力平险。汝:你们。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直"。
          6、杂然相许。杂然:纷纷,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问。
          8、且焉置土石。且:况且。焉,疑问代词。置:安放。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交换。反:通"返"。
          10、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1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穷尽。
          12、何苦而不平?苦:愁。
          1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1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二、翻译下列句子。答案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2、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4、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愚公的妻子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而"献疑"的,她不反对移山,所以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且焉置土石。智叟更多的是讥笑,阻止移山,也体现了他智非真智。
          4、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智叟"对举,有何深意?从表面看,愚公"愚不可及",但事实上,"大智若愚",他有远大的抱负,移山是为了造福后代,他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智叟不智,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实为"鼠目寸光"。
          八年级上册:核舟记
          一、解词:答案
          1、高可二黍许可:大约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尚,还。盈:满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挑选。修狭:长而窄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5、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横着
          6、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挨着
          7、珠可历历可数也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若:像。了了:清楚明白
          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戴高高帽子。为:是
          10、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零数
          1、黄:黄共阅一手卷1、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舟尾横卧一楫2、船尾横摆着一支橹。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3、总计这只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4、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5、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的(名种事物的)形象,名有名的情态。
          6、尝贻余核舟一6、曾经赠给我一只用果核雕成的船。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7、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8、技亦灵怪矣哉技艺出真奇妙啊!
          9、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9、他们相互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画卷的衣褶中。
          10、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若听茶声然10、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中心思想核舟,用桃核雕刻的船。"记"在这里具有摹写意味,它全面如实生动地描绘出了雕刻在核舟上的全部人和物,活灵活现,使领会了雕刻家神奇高超的技艺和才华。
        【编辑推荐】
        4ece167fc086d.shtml (48.16 KB, 下载次数: 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6 07:56 , Processed in 0.103301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