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7|回复: 0

2014成都中考古诗词复习第十一首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5 16: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中考网2013年11月7日 2014成都中考古诗词复习第十一首:《蒹葭》
          解读:第一节采用起兴的手法,用茂盛的芦苇和结霜的露水引出歌咏的对象"所谓伊人",可惜的是自己喜爱的人却"在水一方",被河水阻隔着。第二节还是用茂盛的芦苇和未干的露水起兴,写"伊人"在河的岸边。第三节重叠重复,只是换了几个字,写"伊人"又到了河岸边。想要去寻找还找不到。诗中塑造的是一个不懈地追求心上人的执著的形象。《关雎》《蒹葭》这两首诗充分体现了《诗经》在创作手法上的特点,即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每一小节内容基本相同,只是改换了几个不同的字。这是因为民歌主要是口耳相传,这样吟唱的好处是便于记忆,便于传播开去。
          考点梳理
          1、诗中采用起兴手法的句子是。
          2、从表现主题看,这是一首诗。
          3、这首诗的特定时间是,特定地点是,特定人物是。
          4、全诗换字换词,第一章的韵脚是"",押韵的字有。第二、三章的韵脚是。这样换字换韵起到了的效果。
          5、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是否得到了那位伊人?为什么?
          6、"苍苍""凄凄""采采"属于叠词,诗中使用这些叠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相关阅读:
        527af14092d25.shtml (50.48 KB, 下载次数: 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9-21 11:11 , Processed in 0.087626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