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5|回复: 0

不需要怀念错误—错题本的误区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8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中考网:儿子的书柜里,那个由我题写“错题本”三个字的漂亮精致螺旋弹簧本还在那儿放着,几年了动都没动一下。好像刚上初中时,我为儿子准备的,还建议他在本上划分区域,如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等。
          昨天晚上,收拾东西时,我打开厚厚的“错题本”,一个字都没有,崭新如初。其它几个本子,如“积累本”等倒是写了不少,从初一到初三,明显看到进步,字一天天好起来,内容一天天丰富起来,版面一天天漂亮起来。难怪这次区模中考语文成绩来一个破天荒大突破,自己给自己一个惊喜。同时,也验证了张朝军老师长期强调常抓不懈的语文“积累”起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作用。
          可是,“错题本”儿子一直不愿意用。记得,小升初结束后,我在网上看到很多优秀学生和名师都异口同声地建议让中学生准备“错题本”。尽管我们上中学时,没听说过“错题本”,更没使用过,但看过那些优秀学生甚至中考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后,我觉得这是一种现在普遍采用且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近年来,长春中考比较简单,考生之间几乎拉不开距离,考题都是基础或基础的基础。若想在中考中胜出,拼的是基础知识滴水不漏,也就是各科都不能出现一点点错误,一分之差可能就与重点高中无缘。
          显然,“错题本”就是用来堵漏洞的。把平时作业及考试出现的错误写在上面,以便下次考试前有针对性地重点复习,以保证不再犯从前犯过的错误。我觉得,从错误到正确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有个备忘录式的记载,提示警示自己认识错误远离错误。
          在学习上,儿子理解力很强知识体系整体把握得很好且能灵活运用,但属于那种快刀斩乱麻粗放型,不是那种精益求精滴水不漏型。“错题本”正应该成为儿子的好帮手,我希望儿子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向分数尖端进军。
          按照我的最初计划,可能要准备若干这样的本子,供儿子中考前修补知识漏洞,确保中考考出好成绩。可是现在中考在即,儿子却一个本都没用,一个错题都没写。
          开始,我常劝儿子,让他养成使用“错题本”的习惯。后来,儿子给我讲了他不用的原因,说得似乎有理,也说服了我。此后,我再也没有坚持让儿子使用“错题本”。
          那是一次期中考试过后,我指着儿子试卷上的错题对他说:
          “儿子,把这道题抄在‘错题本’上吧!”
          “不用了,我已经知道了”儿子回答。
          我不满地说:“知道什么了?”
          “知道错在哪了!”
          我盯着儿子说:“知道了很好,但还可能遗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来经常看看,下次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我只要认识到错误的本质,就不会再犯了,记下来干啥?错误不需要怀念。”儿子认真地说。
          听了儿子的话,我感到有些惊诧:“哦!‘错误不需要怀念’挺新鲜的观点啊!说说看。”
          “关键是要认清错误的本质,看是什么性质的错误,也就是真错误还是假错误。”
          “嗯!?真错误假错误?错误还有真假之分?”我不解地问道。
          “对啊!真错误就是错误或到目前为止被认为是错误。”
          “爸爸有点儿糊涂了,没明白什么叫‘真错误’。”
          “举个例子吧,比如打人骂人就是真错误。这种行为侮辱人格侵犯人权,至少不符合人类道德规范。我认识到这种错误的本质了,不需要记下来,也不需要以后再提示。”
          “嗯……那什么是‘假错误’?”我接着问道。
          “比如在咱们国家,有人开车左侧通行,他就犯了一个‘假错误’,其实就是违背了某些规则习俗。这种错误只是人们长期沿袭的一种习惯而已,无所谓错与对,在这里错误在那里正确,在那里正确在这里错误,这种叫‘假错误’。我明白了这些规矩就可以了,也不用记下来。”
          “在学习上,哪些是‘真错误’呢?”我饶有兴致地问儿子。
          儿子想了一会儿说:“比如,解题思路错误,这种思路把我引到错误方向或者多走了冤枉路。”
          “你怎么对待这样的‘真错误’?”我问。
          “只要彻底理解,认识到错误本质,就能在头脑中深深扎根,这样永久性解决问题,不用重复劳动。反之,即使记在本子上,也有可能还犯。”
          “哪些是‘假错误’?你怎么对待?”我接着问。
          “一些格式上的表达方式上的错误,这些都属于约定俗成,我注意到了,一定‘入乡随俗’,按规定按要求办事儿。”儿子像在表决心。
          我觉得,儿子说的还真有些道理,如果真正从本质上认识到错误,把学习上的错误认识到“打人骂人”的程度,那真就不用经常提示“不打人不骂人”了。如果能很快认清错误改正错误,从根本上避免再犯,那“错题本”显然就是多余了。
          世界上的一切矛盾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它们既对立又相融,特殊中有普遍普遍中有特殊。人本身也是一个矛盾体,既具有很多人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人亦如此。
          人与人不一样,在学习上体现出,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不一样,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不一样,理解深度和反应速度不一样,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不一样。因此,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只可借鉴不可套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4 17:16 , Processed in 0.08075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