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4|回复: 0

济南初中物理全套教材分析(第十七章)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10 17: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七章 电从哪里来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
            1.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
            2.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3.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4.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
            5.有团队精神。
            6.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科学内容
            ◇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 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本章首先从能量的观点认识电源,也即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知道电源的作用。
            电池是学生熟悉的,但五光十色的电池也是学生陌生的。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电池部分主要介绍了干电池,也讲了蓄电池,但都只简要叙述了它们的电压,原理也只讲了它们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要先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并不涉及电化原理。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用太阳电池和燃料电池作为新型电池的代表,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用发电机发电则是电源的另一重要类型,课本中也是从能源(动力源)角度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发电,不涉及具体的发电机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接触社会和进一步发展作一些准备。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联系的重要一环,而且是目前各类发电机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成员。在本章中电磁感应现象不仅是作为知识,特别是作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而设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将不仅对电磁感应现象有初步的认识,认识到产生电磁感应的过程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初步了解发电机的简单原理,特别是体会到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一些触手可及的地方的应用,减小对物理学的神秘感。通过科学探究导体中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学生将在交流与合作方面有初步的体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就业,与社会的融合方面作一定的影响。
            通过实验,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的损耗,提高电能的输送效率,不需要从电路原理方面进行认识。
            本章的教学建议用3课时,主要的教学手段建议用阅读课本、查找相关资料、实验(演示和随堂教学实验)以及讨论与交流等方式。学生通过本章内容学习,应能意识到电源对能量的转化作用,能在日常生活中理会到以电磁应现象作主要工作原理的具体事例。
         
        本章教材内容结构如下:
       

115121_52a68fb9650da.jpg

115121_52a68fb9650d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23:53 , Processed in 0.073749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