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5|回复: 2

初中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及诗词赏析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11 12: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主题内容:这首诗描写破山寺禅院清晨的幽静景致,意境幽深,别具神韵。
        名句赏析: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描写一条隐藏于竹林之间的曲折小路,一直通向幽深隐秘之处,写出了一幅山深林密,花木森森的幽邃的深山古寺图。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曲折美、摇曳美的审美观。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写禅房依山临水,飞鸟归栖,似觉愉情悦性;潭水清澈,人游此境,顿感杂念全消。
        3.诗的最后两句写在这“万籁俱寂”之中,唯有钟磬之音传出,悠悠扬扬,不绝如缕,以唯此一“音”衬托静境,以动写静,渲染出了破山寺的幽寂氛围。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chè),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主题内容:这首诗写出了湖山之胜、登楼的喜悦,也写出了诗人的孤身漂泊之感和家国多难的悲哀境界沉雄悲壮。
        名句赏析:
        1.颔联二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这一句说,洞庭湖水势浩淼激荡,将吴楚分为东南两域,天地日月都像是在其中漂浮着,不论白天还是夜晚。
        2.颈联二句,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写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
        3.末联仍写登楼时所感,由个人命运想到国家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7-11 13: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主题内容:这是一首讽喻诗。诗歌一开头四句便交代了写作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四句描写了妇女带着小 孩赶往田间地头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水送饭的情景。接着,然后作者又描绘了更令人心酸的图景:“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手悬敝筐。”一个 贫穷的妇女怀抱幼小的孩子,手里提个破篮子在一旁拣拾收麦时遗落的麦穗,原来为了缴纳官税,她家买光了田地,如今无田可种,只好靠着别人收割时散落的碎麦 来过活!以上描写的两种情景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的艰难生活,强烈的讽谕尽在其中。在诗的结尾处, 诗人触景生情,由农民们痛苦的生活 联想到自己的舒适与安逸,因此感到无比的愧疚与伤怀,诗歌也从上面的叙事转为抒发内心的同情之意。
       
                名句赏析: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描写青壮年们不辞辛劳地在南冈麦田低头收麦的场景。
       
                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意思是尽管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为了抢收麦子而顾不得烈日的烘烤了,写出了农民的矛盾心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主题内容:这首词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阔场面。“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 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上句是看,此句是闻。 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 “八百里分麾下炙” 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 壮悲凉的军歌。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 扬的神情,“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结句笔锋急转,“可怜白发生”是梦醒后的叹息,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幻灭,表达了壮志未酬而年纪已老的境况。
       
                名句赏析:
       
                1.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沙场秋点兵”的场面: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2.词的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希望了却君王统一国家的心愿,同时也使自己名垂青史,但却壮志难酬的悲愤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11 14: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 都护在燕然。
       
                主题内容:诗人重点写景。写出使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又写沙漠中的壮丽景色,将孤寂的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名句赏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用词精练,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一种劲拔、坚毅之美。 落日,本来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圆”字和“直”,不仅描绘了沙漠浩瀚无边的景象,而且深切表现了作 者的孤寂情绪,可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辽阔的沙漠上一道烽烟直升云天,遥远的黄河尽头是一轮圆圆的落日。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主题内容:全诗写登楼所见所生的联想:从昔人仙去,江山胜景依旧而抒发世事茫茫,人事短促之感叹。
       
                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前联叙昔人大黄鹤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睛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
       
                名句赏析:末联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愁。
       
                归 园 田 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主题内容: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名句赏析:
       
                1.“带月荷锄归”描写的是劳动归来的诗人独自一身,只有一轮明月陪伴,他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
       
                2.尾句中的“愿”抒发了诗人情趣与志趣,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相关推荐: 5625a7f2be1ab.shtml (52.42 KB, 下载次数: 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6 17:58 , Processed in 0.069300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