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0|回复: 0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中箭头的用法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6-29 09: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化学方程式中,“↑”和“↓”是我们用来表示生成物和反应物不同聚集状态的符号。但是学生常常不能正确使用。这里通过一些具体例子说明这两个符号的用法。
        一、表示气体产物
        1.凡是反应物中都是固态或液态,而反应后生成了气态物质,就应该在这种气态物质的化学式后边用“↑”符号标出。如:
        2KClO3

2KCl+3O2↑
        CaCO3+2HCl=CaCl2+H2O+CO2↑
        2.如果反应物中也有气态物质,生成物虽为气体也不用“↑”表示。如:
        S+O2

SO2   CO+CuO

Cu+CO2
        3.固态或液态反应物,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生成物呈气体逸出,也应用“↑”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如:
        NaCl+H2SO4=NaHSO4+HCl↑
        如果生成物虽为气体,但溶解在溶液中,没有逸出,则不用“↑”表示。
        4.固态或液态反应物,如果生成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的,均应分别用“↑”表示。如
        2H2O

2H2↑+O2↑
        5.反应物中的气体物质一律不用“↑”表示。
        二、表示不溶性固体生成物
        1.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生成不溶性沉淀物,则在这种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后边用“↓”表示。如:
        H2SO4+BaCl2=BaSO4↓+2HCl
        这里生成的HC1存在于溶液中,不用“↑”表示。
        Ca(HCO3)2

CaCO3↓+CO2↑+H2O
        生成物中的沉淀和气体分别用“↓”和“↑”表示。
        2.如果反应物本身是固态,生成物虽是不溶性固体,也不用“↓”表示。
        3.在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虽然是可溶的,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呈晶体析出,也应用“↓”表示。如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中发生这样的反应: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4.反应物中的不溶性固体,也一律不用“↓”表示。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中箭头的用法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31 06:54 , Processed in 0.06429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