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回复: 1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满分攻略”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1 15: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文是中考现代文阅读必考部分,这部分的答题是极具规律性的,也是非常容易拿分的一部分。方舟语文就说明文常见的几个考点进行了解析,以供参考。用得好的话,记得支持点赞转发哟~
       
          注:以下只是说明文阅读的常规知识。
       
          ●如何快速、准确判断说明对象,并概括其特征
       
          1、明确说明对象:说明对象就是文章要说明的某个事物,要解释的某种现象,要阐述的某种道理。
       
          2、快速判定说明对象的方法:
       
          ①看题目,不少题目本身就是本文的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看云识天气》等;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③根据文章内容概括。
       
          3、概括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
       
          ①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直接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由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事物的特征;有的标题在指出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②从分析材料入手,注意抓文章中的关键句、中心句。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等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③借助说明内容,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段文字没有关键句,但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和形象生动的描写。例如:拿两岸的河堤常常被冲毁与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柱头上石刻狮子的情态,是为了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如何判断说明顺序
       
          要想准确把握说明顺序很简单,只要明确各种说明顺序适合哪类说明文就能很容易判断出来。常见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形式,由内到外、由下到上、由前到后、由远到近等依次进行说明,一般适用于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等;如《故宫博物院》、《核舟记》都运用的是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通常包括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现象到本质、从主要到次要、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简单到复杂。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都是运用逻辑顺序。
       
          事实上,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阅读中如果注意这些标志性的词语,也能很快判断出说明顺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21 15: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判定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想要快速准确的判定说明方法,只要熟练掌握各种说明方法在文章中存在的形式即可。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引资料)。判定说明方法较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容易的多,在这里就不多赘述。
       
          2、分析说明方法作用的答题模式。
       
          列数字:本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的…的…特征(或…事理)。
       
          举例子:本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的…的…特征(或…事理)。
       
          下定义:本句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的含义。
       
          打比方:本句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的…特征(或…事理)。
       
          分类别:本句使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的…的…特征(或…事理)。
       
          作比较:本句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什么和什么作比较(对比),突出(强调)了…的…的…特征(或…事理)。
       
          画图表:本句使用了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的…的…特征(或…事理)。
       
          引用(引资料):本句使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增强了说服力。注:引用这种说明方法如果用在文章的开头,还有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如何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抓修饰、限制性词语,揣摩其准确性、严密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体现在一些副词、连词、形容词、数量词以及限制性词和短语上,如“只有、全、最主要、最”等,这些词语从时间、范围、数量等方面起到修饰限制作用。
       
          2、抓模糊语言的运用,体会其准确性
       
          如“大约、可能、左右”等。
       
          3、考题形式
       
          ①加点字有何作用?
       
          ②加点字或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并说明理由。
       
          ③加点词(限制性)可否删去?为什么?
       
          4、答题模式
       
          ①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的……特征(或…事理)。
       
          ②不可以换;原词的意思是…,所换之词的意思是…,换了后意思就变成了……;与实际不符。
       
          ③不能删除;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若删去,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了……,与实际不符,太绝对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3 01:54 , Processed in 0.07781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