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6|回复: 1

2012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精华试题(十)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23: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精华试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作者是;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2分)
          2.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3.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哲理?(2分)
          答:
          【答案】
          1.刘禹锡白居易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3.蕴涵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7-24 00: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
          (1)(1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分)答题示例: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3.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下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
          2.在《农家望晴》和《观麦》中两位诗人抒发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
          答案:
          【答案】
          1.“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持久,执着的站立姿态,形象的表现了他希望天晴的迫切心情
          2.对劳动人们的深切同情
          更多中考信息》》》新东方网中考频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8 04:13 , Processed in 0.04230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