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3|回复: 2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3 23: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附加题10分计入总分)
          一、基础(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 ,燕然未勒归无计。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
          (3)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
          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 。
          (4)期末考试又泡汤了,怎对得起关心我的老师、含辛茹苦的父母呢?唉,
          真是“ , 。”(请用白居易《观刈麦》中
          的子来表达)
          (5)请把李清照的《武陵春》默写完整。
          , 。
          ,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yāo ráo。
          (2)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qiáng bǎo中笑着长大的。
          (3)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4)这位yán xíng xiāng gù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下面是一个同学作文中的一个段落,划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是( )。(3分)
          (A)教室里安静得很,连平时最爱讲话的男生也一声不出。(B)老师快步走上讲台,他神情庄重,手里的试卷仿佛有千金重。(C)试卷从前往后传下来,同学们的动作都很轻,好像怕把试卷中的什么惊醒一样。(D)我心里想,今天的考卷,是磨炼我心理素质的最好时刻。
          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某人神态动作的话。(80字以内)(4分)
          绯红 诧异 视而不见 天衣无缝 奄奄一息 束手无策 蹑手蹑脚
          5、在“新技术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调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同学搜集到下面的资料。请简要概括下面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4分)
          《新闻周刊》就新技术对年轻人成长影响的利弊,分别征询与统计了全球65位经济领袖的看法,其结果分别见下表:
          因特网手机即时聊天电子游戏
          利92%5%3%0
          弊6%8%6%80%
          答:
          二、阅读(4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
          (一)(12分)
          《出师表》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6、选出下列句子或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将军宜枉驾顾之
          B、深入不毛 / 吹毛求疵
          C、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不效,则治臣之罪
          D、以咨诹善道 / 道听途说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8、从作者回忆 、 、临崩寄大事这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 “ ”之情(此空用原文语句回答,限七个字)(3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7-24 00: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选文第二段,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选文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以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C.“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D.文章结语“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是奏章的套语,并非实写诸葛亮的心情。
          (二)(12分)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0、试分析选文第二段划线句子证明了什么观点?(4分)
          答:
          11、简述选文第一段在论述“要敬业”的思路。(4分)
          答: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第②自然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B、选文第②自然段结尾引用名言来证明敬业的重要性,但同时引用庄子和孔子的话没有必要,显得重复。
          C、选文作者所说的“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因此,“敬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D、选文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增加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三)(14分)
          看 望
          [德国]海•格兰特
          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培德•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
          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
          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
          “培德,儿子!”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
          “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
          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
          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窗子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
          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
          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
          “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
          “怎么……”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是这样。好吧,那我还是走吧。”
          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这是我妈妈,”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他感到脑袋在痛,只想快点离开。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这真是太好了。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吗,莱默斯?”这肯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 怕妈妈再说什么,培德赶紧把妈妈“扶”出了房间。
          培德拉着母亲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
          到了车站,“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他没有把握地建议,“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
          “不了,就这样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
          他还想说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妈妈!”他喊着,可是火车开动了。
          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
          “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
          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机灵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来来,动手啊,不然要发霉了。”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
          13.小说第三段(“她在接待室里… …提着它出门”)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4分)
          答:
          14.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部分,随着情节的发展,培德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写下表。(3分)
          情节①回房间看见蛋糕③
          心理希望母亲早点离开②担心消除,内心转向平静
          15.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答: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写出了培德在得知妈妈到来后内心的惊喜和急于见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B.齐姆森“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的质问未必是因为不知道培德为什么让妈妈离开,而是包含着对培德拥有母爱而不知珍惜的一种不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24 01: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C.“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描写表明培德仍然沉浸在妈妈的到来给他丢了面子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内心痛苦异常。
          D.小说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成功地刻画了培德这个爱慕虚荣而且不知悔改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的强烈批判。
          (四)(8分)
          武松又行不到三四里路,再吃过十来碗酒。此时已有午牌时分,天色正热,却有些微风。武松酒却涌上来,把布衫摊开。(1)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来到林子前,仆人用手指道:“只前头丁字路口便是蒋门神酒店。”武松道:“既是到了,你自去躲得远着。等我打倒了,你们却来。”……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
          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自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2)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武松踏住蒋门神在地下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谁教你强夺他的?”蒋门神慌忙应道:“依得,依得。”武松道:“第二件,我如今饶了你起来,你便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蒋门神道:“小人也依得。”武松道:“第三件,你从今日交割还了,便要你离了这快活林,连夜回乡去,不许你在孟州住!在这里不回去时,我见一遍,打你一遍,我见十遍,打十遍;轻则打你半死,重则结果了你命。你依得么?”蒋门神听了,要挣扎性命,连声应道:“依得,依得,蒋忠都依。”
          武松就地下提起蒋门神来,看时,打得脸青嘴肿,脖子歪在半边,额角头流出鲜血来。武松指着蒋门神说道:“休言你这厮鸟蠢汉,景阳冈上那只大虫,也只三拳两脚,我兀自打死了!量你这个,值得甚的!快交割还他。但迟了些个,再
          是一顿,便一发结果了你这厮!”蒋门神此时方才知是武松,只得喏喏连声告饶。
          17、(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文字的故事情节: 。(2分)
          (2)并写出与武松有关的另外两个故事: 、 。(2分)
          18、结合选文中(1)(2)两处划线的语句,具体分析“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答:
          三、作文(50分)
          19、请以“ 引领我前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故老能言五代时事者云:冯道、和凝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基直几何 ? ”冯举左足示和曰:“九百。”和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於是哄堂大笑。时谓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
          [注]中书:官署名。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直: 徐:
          2、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用“/”标明应该停顿的地方。(2分)
          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於是哄堂大笑。
          3、和凝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3分)
          答:
          4、文中有一个词语 呼应、印证了“何以镇服百僚” 。(3分)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
          1、浊酒一杯家万里
          生子当如孙仲谋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妖娆 襁褓 旁骛 言行相顾 (有错别字则不得分)
          3、D
          4、略
          5、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经济领袖认为,网络对年轻人的成长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用,而电子游戏则相反。
          二、
          6、A
          7、苟且在乱世之中保全性命,不追求在诸侯之间有闻名显达的名声。
          8、三顾茅庐 临危受命 报先帝而忠陛下(限7字)
          9、D
          10、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写出“他们做事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的也可以给分)
          11.(4分)①首先引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业。②其次从人类生存和个体生活的意义论证为什么要敬业。③接着得出结论: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④最后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性。(每点各1分)
          12.B
          13.(4分)①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自乡村,生活不宽裕;②突出母亲衣着的土气,为下文写培德的担心做铺垫(伏笔)。(每点2分)
          14.(3分)
          情
          节拒绝
          吃蛋糕回房间
          看见蛋糕与齐姆森
          一起吃蛋糕
          心
          理希望母亲早点离开自责羞愧担心消除,内心转向平静
          15.(4分)形象特点:①彬彬有礼(有教养);②成熟懂事。
          作用:①齐姆森这一形象安排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②作者用齐姆森仁厚来反衬培德的虚荣,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③作者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小说的主题:抛弃虚荣,珍惜亲情。(每点1分)
          16、B
          17、(3分)武松醉打蒋门神(1分) 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或夜走蜈蚣岭等)任两件均可(2分)
          18.(2分)
          (1)通过“装醉”来表现武松的机智,写武松交代仆人“躲得远着。等我打倒了,你们却来”体现了他周密、大胆的特点。(1分)
          (2)动作描写,通过“踅”“踢”“起”“追入”“踏住”“提起”“打”等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突出了武松武艺高强、疾恶如仇的特点。(1分)
          附加题:
          1、直:价格,价值; 徐:缓慢
          2、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於是哄堂大笑。
          (错、漏、多一处均扣1分)
          3、小气、急躁(答对一方面得1分,答“褊急”得1分)
          4、哄堂大笑 或 笑 均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7 05:48 , Processed in 0.06242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