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5|回复: 3

中考语文复习周计划(第9周)配套练习题精选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4 00: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字词(共28分)
          1.给加点字注音。(每空1分,共16分)
          倔强( ) 魁梧( ) 阔绰( ) 牵强附会( )
          联袂( ) 恐吓( ) 坎坷( ) 杞人忧天( )
          脸颊( ) 刊载( ) 宽恕( ) 破釜沉舟( )
          2.根据拼音写汉字。(每空1分,共12分)
          kěn切 ( ) kuò别 ( ) 克lóng ( ) 气冲xiāo汉( )
          lì害 ( ) lán褛 ( ) 聚lǒng( ) qí乐无穷( )
          咳sou ( ) 跨yuè( ) lí明( ) 前车之jiàn( )
          二、下列成语或俗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些不健康的童谣正在流传,家长们杞人忧天,希望学校加强正确的引导,以减少这些童谣对孩子们的不良影响。
          B.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C.书是使人进步的阶梯,为了我们的长远发展,请大家努力读书吧,切莫书到用时方恨少。
          D.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长久的,不在一朝一夕,也不在一季一节,真可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三、古诗文默写填空。(每小题1分,共5分)
          1.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2.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3.__________,在水一方。(《蒹葭》)
          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5. 《饮酒》中具体描写南山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每空1分,共4分)
          《论语》是 ①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次提及有关 ②
的问题,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格言莫过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之后的 ③ 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其文章《得到多助,失道寡助》充分表达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他还强调“义”的重要性,在文章《 ④
》中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他的文章观点精辟,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论证严密。论证严密的特点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为 ⑤
。(从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语言特点等角度任选一个简析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7-24 00: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陋室铭》,完成相应题目。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 ② 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___________
          ③ 惟吾德馨 馨:__________ ④ 无案牍之劳形 劳: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运用类比的手法,引用古先贤的名室为自己的陋室正名,这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六、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记叙文,完成相应题目。(12分)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易宗明
          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7-24 0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
          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选文运用对比手法,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天气状况 小枣树 杨木桩
          刮风时 弯腰曲膝,尽力摆脱风的肆虐
          下雨时 被淋得直往下流水
          下雪时 被冰雪盖得严严的
          无风无雨时 依旧灰黑,沉睡,被动地等着
          2.杨木桩来到后,小院发生了怎样的改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选文内容,如何理解“生命行走”的内涵?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这句话的思考。(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议论文,完成相应题目。(8分)
          发现自己
          ①歌德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画家。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努力提高自己的画技,却始终收效甚微。直到4岁的时候,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们的杰出作品之后,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中,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伟大的诗人。
          ②的确,发现自己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发现自己,用的是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标准,掺杂了大量主观的、情感的、个性化的因素,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全面、客观、公允,其正确性也因此打了折扣。自己看自己难,难就难在“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7-24 02: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④发现自己需要勇气。人生所占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时间、精力、能力的使用都是单向的,一旦投放就不会再生。因此,我们要敢于放弃,善于取舍。对于经过实践检验无法通行的道路,我们不能坚持错误不知悔改,而要勇敢地承认自己错了,坦然地从头再来。切莫不识时务,乱闯硬千,最终头破血流,两手空空。
          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引用歌德事例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第③段的结尾处,填写一段总结性的语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这个问题

182_130926161759S9JfwhFTszwusuth.gif

182_130926161759S9JfwhFTszwusuth.gif

我有话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 19:18 , Processed in 0.074566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