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1|回复: 2

九年级语文中考·修辞·同步训练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4 00: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用修辞格
           《考试说明》要求:
          6.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 复习方略:
          1.对于修辞知识的把握,首先能准确判断语句所用的修辞,但考查的重点为在动态环境里对辞格的运用,也就是说概念考得少,关键在于灵活运用——自己运用辞格写出优美的语句。(因在“仿写句子”中有相关训练,所以本复习可点到为止。)
          2.复习时教师应讲清以下几点:
          ①比喻与比较
          比喻一般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且喻体和比喻词在句中至少有其中一项。
          比较仅是双方在程度、范围等方面的对比或类比。
          例: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样红。(比喻)
          例:他比他爸爸还高。(比较)
          ②比喻有明喻(比喻词通常如“像”等)、暗喻(比喻词通常如“成了”、“是”等)借喻(比喻词通常不出现)之分。
          ③比喻与借代
          比喻一般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且喻体和比喻词在句中至少有其中一项。
          借代通常直接以相似体替代本体。
          例:她像圆规直立在我的面前,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比喻)
          例:圆规尖叫着跑到我的面前,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借代)
          ④一般疑问、反问和设问
          一般疑问通常是提出问题,别人解答。
          反问质问他人,答案却在问题中。
          设问通常是自问自答。
          ⑤排比与反复
          排比通常由三句或以上的意义相近的语句组成。
          反复通常由两句或以上字同义同的语句组成。
          例:《周恩来年谱(1949——1976)》详细记述了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期间的重要业绩、主要思想和作出的重大贡献;反映了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进行的艰辛探索;表现了周恩来为党、国家和人民利益殚精竭虑,无私奉献,顾全大局,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再现了周恩来日理万机,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日夜操劳的感人情景和非凡的管理国家的才能。(排比)
          例:无耻啊,无耻,这是特务们的无耻,恰是我们的光荣。(反复)
          ⑥夸张有夸大和缩小之分
          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例:闰土的见识广博,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见到的只是四角的天空。
           练习
          1.选出与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 )
          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
          ~1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2重庆的夜,微波荡漾在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3纺车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4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
          A.~1~4 B.~2~3 C.~1 ~3 D.~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7-24 01: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2.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西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能站住几天!(运用反问,强调反动派的失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B.(清国留学生)……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运用比喻、夸张,抓住人物性,辛辣地嘲讽了日本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
          C.老天杀人不眨眼,黄家就是鬼门关!(运用拟人、比喻,写出了贫苦老农杨白劳的觉醒,表现了他要推翻旧世界的决心。)
          D.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运用比喻、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歌颂志愿军战士。)
          3.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香港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
          B.昨夜我在梦中好像看到大家都在庆贺香港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
          C.香港和祖国大陆之间的壁障很快就要彻底拆除了。
          D.香港真是祖国的一块璀璨宝石!
          4.对下面的比喻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次,北京某礼堂,首都师范大学李燕杰教授给台下特殊听众——下岗女工作报告。他用了两个比喻句作开场白,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不少女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两个比喻句是“没下岗的如秧田里的苗,下岗的如同石缝里的草。”
          A.这两个比喻句概括了下岗女工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
          B.前一比喻意在告诉我们:在岗的有优越的生活环境,应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上岗。
          C.“石缝里的草”即使在“石缝”里,也可以凭着自己的坚韧,为生活添上一株新绿。
          D.“石缝里的草”是说尽管生存环境艰难,但并没有失掉生存的希望。
          5.将下列8句组成对联,选出组合正确的一项( )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 ②白铁无辜铸佞臣
          ③竹直心虚乃吾友 ④霜叶红于二月花
          ⑤青山有幸埋忠骨 ⑥水淡性泊是我师
          ⑦柳絮池塘淡淡风 ⑧带水芙蓉点点雨
          A.⑦⑧/⑤② B.①④/⑥③
          C.⑤②/⑥③ D.⑥③/⑦⑧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我在街上遇到一个老乞丐,伸着手哀求施舍。(我伸手搜索自己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糖,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甲。)我不安地紧紧握了握他的手:“请原谅,兄弟!”乞丐凝视着我,笑了笑:“哪儿的话,兄弟!这已经很感谢了,这也是恩惠呵,兄弟。”我也从(我的兄弟乙)那儿得到了恩惠。
          (1)甲处使用了繁笔,它比用“我掏了掏口袋,里面什么也没”的简笔,表达效果要好得多。请简述好在哪里?
          (2)若将乙处“我的兄弟”改为“乞丐”为什么不好?
          答案:1.C
          2.A
          3.B
          4.B
          5.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24 01: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6.答案:(1)用了排比作铺陈,写尽当时的窘迫,为下文作好了铺垫。(2)用借代,含义更为深刻。
          十种非比喻“像”字句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但不少同学一看到“像”“好像”“仿佛”“似的”,或可以加上类似词的句子,就确定是比喻句。但也有非比喻的“像”字句,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十种情况。
          一、形容、特别是同类事物的形容不是比喻
          (鲁迅和内山老板)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天真。(《一面》)
          我每次抬起头,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最后一课)
          二、摹形不是比喻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星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老山界》)
          他……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一面》)
          三、相仿不是比喻
          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苦涩得使人难受。(《草地晚餐》)
          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的影写一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四、猜测不是比喻
          嘴张着,好像在那里喊“啊”!(《古代英雄的石像》)
          黄显声仿佛没有听见,把头转过去了。(《挺进报》)
          五、比较不是比喻
          从这一天起,大家心里都有这位英雄……做什么事都像比以前特别有力气!(《古代英雄的石像》)
          (闰土)眼圈也像父亲一样红肿着。(《故乡》)
          六、举例不是比喻
          ……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带香味的书……等等。(《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的老师》)
          七、想像不是比喻
          (醒了的波浪)……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听潮》)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的火旁……(《七根火柴》)
          八、幻觉不是比喻
          ──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仿佛我们的脚下轻松起来,平静地……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听潮》)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更美的山的肌肤。(《济南的冬天》)
          九、有些夸张、拟人句不是比喻
          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钢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渔夫的故事》)
          ……微黄的阳光斜射到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济南的冬天》)
          十、词的比喻不再是比喻
          有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原来的意义,产生出另一种意义,这是比喻手法,如:
          她不是一个怯弱的人,从去年她娘家被清算起,就感到大厦将倾的危机。(《果树园》)
          “大厦将倾”原意是“大楼将要倒塌”,这里借喻封建阶级将被打垮。
          有些词语由比喻产生的意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成了比喻义,就不再是比喻的修辞格。
          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8 07:21 , Processed in 0.07478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