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3|回复: 1

备战2017中考:新初三复习要循序渐进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9-5 14: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暑假一晃而逝,新一批初三学生要开始为考上理想的高中拼一把了,除了“冲锋陷阵”的学生,一场中考大战的背后家长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初三家长都有很多的困惑,今天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初中阶段打基础不能偏科
       
          家长提问:
       
          孩子特别喜欢文科,数理化成绩一般,尚有提升空间,但初中必须要靠数理化拉分,与孩子沟通他表示自己以后是要学文科,理化过得去就行,也能考上不错的高中。家长要如何开导他即便成绩过得去,也应该努力拼一把?
       
          名师解答
       
          首先,初中阶段的数理化并不难,比如物理只涉及与生活相关的现象,并不深入研究本质,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同时配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所以对文科特别感兴趣的孩子应尝试去喜欢。在学习理科的过程中即使遇到困难,要学会面对,哪怕是学文科到了高中也会遇到难度大的地方,如果现在我们不拼一拼,磨砺出自己的意志,以后遇到困难也会首先想到退缩的。
       
          其次,孩子们要对自己的成绩有清晰定位,文科好理科过得去,是否就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以我们学校今年高一录取分数线578分为例,语文、英语考到275分是个不错的成绩了,即使加上体育满分50,数理化总分也要接近文科的水平,至少255分,如果想去一个更高的平台,就需要更好的数理化成绩,所以即使文科好,我们的压力也不小。
       
          最后,我们在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更是为了很好的去生活。在理科的学习过程中,建立的逻辑思维和逐渐养成的科学素养,会帮助我们熟练的掌握生活中的新技能,也更有利于我们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时孩子们把文理分得太清楚,其实它们本是一家,文科感性细腻,理科理性严密,本身就相辅相成。
       
          我们的初中只有一次,各科都是打基础的时候,应均衡发展,拼一拼,给自己一个机会至少不去后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9-5 15: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复习循序渐进先养成好习惯
       
          家长提问:
       
          孩子英语水平差,之前基础薄弱自己兴趣不浓,现在面临中考想努力一把,但是跟不上上课的节奏,不知道从何开始补习,希望能够在90分左右的基础达到110分以上。
       
          名师解答
       
          在九年级的学生中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我们必须先明白你的孩子英语基础薄弱和兴趣缺失是怎样形成的,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随着年级的升高,单位课堂的容量也大幅度增加,有很多原因会造成其中一些知识断点的形成,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提前掌握本单元的词汇,而与此同时,教师在讲解过单元知识点之后,就算意识到有部分同学没有掌握,也必须按照规定的教学进度进入到下一部分的内容,最多只能通过测试来找到问题较多的知识点再次讲解。而语言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有承接的,前面的知识断层会造成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更高级的知识点或句型结构,就这样,恶性循环就形成了。
       
          那么该如何从90分努力上110左右呢?你的孩子能够保持及格分说明还有一定的基础,那么他首先必须跟上现在初三的课程,不要急于去补前面缺失的内容,因为几乎所有语法知识在初三都会有回顾,并且下半期老师都会有全面系统的复习,认真的跟上老师的节奏比自己去乱补一气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要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跟上老师课堂的学习节奏。另外建议当天的知识点回家必须过一遍,在复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些概念模糊的知识点,用红笔标注后第二天问老师。试卷中的丢分点几乎都是这些概念模糊的知识,往往别人一说你就恍然大悟,然后埋怨自己粗心什么的,其实都是没有掌握牢固。
       
          最后特别提醒家长们一点的是,即使采取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可能短期见到成效的,需要沉下心来不断努力,不要去相信一些短期见效的承诺,学习是没有捷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9 16:44 , Processed in 0.05873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