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邺区2011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一模基础测试卷及答案
南京市建邺区2011年思想品德中考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5分)
1、2011年3月11日, 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地震引发当地核电站发生化学爆炸和放射物泄漏事故。
A.日本 B. 新西兰 C.美国 D.英国
2、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11年3月5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纲要》。
A.第十个五年规划 B.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C.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D.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3、2011年3月28是第1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 ”。
A.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 B.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
C.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 D.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4、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
A.70 B.80 C.90 D.100
5、2011年1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 两位院士。
A.闵恩泽、吴征镒 B.师昌绪、王振义 C.王选、黄昆 D.谷超豪、孙家栋
6、“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这告诉我们
A.追求公平完全没有必要 B.公平是相对的,要理智看待“不公平”现象
C.公平是对少数人而言的 D.社会生活复杂多变,毫无公平可言
7、“法律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这句话
A.表明自由是有限的,没有真正的自由
B.只强调了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C.只强调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D.辩证地看待了法律的作用
8、“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这句谚语告诉我们
A.人生难免会有挫折 B.没有挫折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C.战胜挫折有助于获得成功 D.要主动寻求挫折
9、“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这两句话共同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做到
A.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缺点 B.学会宽容他人
C.遇到问题要睁只眼闭只眼 D.文明礼貌,和颜悦色
10、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这里的“生命延长”指的是
A.肯定、尊重、悦纳自己的生命 B.珍惜生命,延长生命的时间
C.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D.为社会多做贡献使生命更有价值
11、全国政协委员走进网络企业携手青少年网站站长共议绿色网络建设。这一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2、一场“德行天下从头起——我为父母梳次头”的大型亲子活动在某校举办。当孩子给父母梳头时,很多家长禁不住流下眼泪。这一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是
A.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B.孝敬父母要从一点一滴地小事做起
C.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D.中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现在谈孝敬父母为时过早
13、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下列能够直接体现中国之冠构思主题的是
A.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
B.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理念
C.综合国力增强,走共同富裕道路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汲取世界优秀文化
14、2011年3月15日,双汇集团收购含有“瘦肉精”的猪肉被央视曝光,下列对双汇集团用 “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肉做火腿肠原料的行为认识不正确的是
A.侵害了消费者生命健康权 B.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C.是一种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D.集团自己没责任,是代生猪养殖户受过
15、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下列属于有正义行为的是
A.小强把学校附近非法网吧的玻璃门窗砸坏 B.小明在英语考试中让同桌抄袭答案
C.小刚找来表哥教训曾经欺负自己的同学 D.小飞看见有人正在打架斗殴及时报警
1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艰苦创业 C.自强不息 D.团结统一
17、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这些内心矛盾
A.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B.是青少年向前发展的动力,不用去理会
C.处理不好,会成为妨碍我们发展的阻力
D.只会在我们少数人当中出现
18、从内容上看,能够体现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是
A.宪法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B.宪法制定和修改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
C.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1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四有”公民
20、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构建和谐社会 D.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2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
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C.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D.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
22、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A.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B.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C.全社会成员利益的体现 D.党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23、下列体现一般违法与犯罪区别的是
A.犯罪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B.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C.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D.犯罪是应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
24、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列不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选项是
A.我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C.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D.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根本政治制度
25、下列体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是
A.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B.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C.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D.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高度自治的政策
二、非选择题(35分)
26、(6分)
一位教育者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听到一位家长和孩子的对话。
家长问:“宝贝,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
孩子答:“在升国旗时小林没站稳,把我的脚踩了一下。”
“那你怎么做?”
“我踢了他一脚,但被老师批评了。”
家长亲了一下儿子说:“你做得对,有人碰你的话,你就用脚踢,拿拳头打,这是勇敢的表现。老师批评一下没关系,老师又不敢打你。”
孩子开心地说:“嗯,我知道了。”
教育者听后,深感悲哀。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位教育者为什么会深感悲哀?(提示:根据设问将下面的答案补充完整)
①孩子被同学踩了一脚后回踢别人, ,而家长却支持孩子的这种错误行为,所以教育者深感悲哀。
②家长教孩子受到侵害时采取非法的方式保护自己是缺乏法制观念的表现,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而且打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会受到 ,所以教育者深感悲哀。
③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应教育孩子 ,但家长却教孩子无视老师的批评,所以教育者深感悲哀。
④这段对话,反映家长没有履行好 保护的职责,没有用正确恰当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为孩子应该 。家长和孩子的言行使教育者深感悲哀。
27、(11分)
材料一:2011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道:“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又要树立信心,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
材料二: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但有研究发现,我国存在经济增长的地耗之忧,即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急剧扩张的时期,经济每增长1%,会占用2万公顷左右的农地。
(1)请运用所学知识和温总理的话分析材料二。(8分)
(2)辩证地看问题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请你按照样例列举一个生活实例进行辩证分析。(3分)
样例:读书。读好书对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有积极影响;读内容不健康的书籍则会对我们产生害处。
28、(18分)
2011年4月20日《今日早报》报导:日前,香港的一位老太逼停了造价逾700亿港元的港珠澳大桥项目。66岁的老太朱绮华认为,港珠澳大桥的环境评估没有包括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的影响,因而不合法,于去年就环评报告申请司法复核。18日,香港高院裁定香港环保署批准的环保报告无效。大桥因此停工。
对此事网友们纷纷评论:
“在香港高院的法官看来,朱老太绝非是个刁民,而是知法、守法的良民,因为她是在正当地行使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香港老太从首战告捷来看,不仅仅只是善于维权这样简单……关键是,在香港公民维权有“靠山”:一是司法复核和法律援助机制,让小市民获得伸张正义的机会。”
“并不是朱婆婆有多大能耐,而是香港有一套能保证公众充分参与规划的制度,有一个容纳普通人利益诉求的通畅渠道。这种建设前充分沟通的制度,看似“缺乏效率”,却不易引发深层次的矛盾。按1997年制定的香港《环境影响评估条例》,在大型项目的开建前,至少有两次公众参与讨论的机会。”
“如果单算经济账,也许你会觉得这位使大桥缓建的老太真是小题大做,……但朱绮华老太的代理律师黄鹤鸣说得好:理解港珠澳大桥对经济发展和区域融合的重要性,但政府不应因为经济利益和加速区域融合,而放弃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1)学会正确提取信息是重要的学习能力,请你提取信息:根据网友的评论,香港老太之所以能逼停港珠澳大桥的原因有哪些?(5分)
(2)准确理解提问是我们分析问题的前提,请比较下面两个设问的异同之处:(5分)
第一问: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谈对港珠澳大桥被逼停事件的认识。
第二问:港珠澳大桥被逼停事件对我国大陆的法制建设有什么启示?
(3)分析问题有多种思路,请运用所学知识,从国家、公民两个角度回答上述第二问。(8分)
2011年思想品德中考一模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ACDCBBDCBDCBCDD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ACDDABACBB
二、非选择题(35分)
26、(6分)
①孩子被同学踩了一脚后回踢别人,是不宽容他人的表现,宽容是种美德,我们要学会宽容别人无意的伤害,而家长却支持孩子的这种错误行为,所以教育者深感悲哀。
②家长教孩子受到侵害时采取非法的方式保护自己是缺乏法制观念的表现,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打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教育者深感悲哀。
③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应教育孩子正确地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家长却教孩子无视老师的批评,所以教育者深感悲哀。
④这段对话,反映家长没有履行好家庭保护的职责,没有用正确恰当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为孩子应该正确对待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家长和孩子的言行使教育者深感悲哀。
(评分标准:每空1分)
27、(11分)
(1)(8分)
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体现了我国加强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让我们体会到温总理所说的“树立信心”。(材料1分,书本知识1分,体现总理的话1分)
②而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地耗之忧说明我们的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率不高,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体现了温总理所说的“要有忧患意识”。(材料1分,书本知识1分,体现总理的话1分)
③国家社会对地耗之忧的研究与关注,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及时有效的对策,我们对改进不足“又要树立信心”。(材料1分,体现总理的话1分)
(2)(3分)评分说明:必须按照提供的样例格式作答:生活现象1分,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各1分。
28、(18分)
(1)(5分)
①香港法律的保障
②朱绮华的维权意识
③香港司法复核和法律援助机制
④香港有一套能保证公众充分参与规划的制度和容纳普通人利益诉求的通畅渠道
⑤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2)(5分)
两个问题的共同之处:
都是针对港珠澳大桥被逼停事件进行分析(1分)
两个问题的不同之处:
①要求分析的角度不同,第一问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该事件;第二问要求从对我国大陆法制建设的启示角度分析该事件。(2分)
②第一问要求谈谈对该事件的认识,包括对事件正确与否或赞成与否的判断、对判断的依据或原因分析,还可以包括对自身做法的启示;第二问要求从启示角度思考,启示指从该事件中领悟的道理,从而指导我们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做法。(2分)
(3)(8分)
①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离不开国家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国家和公民都应积极承担起推动和完善我国法制建设的责任。(1分)
②朱绮华能逼停港珠澳大桥关键在于她能依据香港的有关法律,通过法定程序实现其合法要求,这对我国大陆法制建设的启示是:国家应该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政府应当自觉地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同时,应继续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材料1分,知识3分)
③朱绮华逼停港珠澳大桥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是通过法律手段来实现的,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离不开公民法制观念的增强,所以我国公民都应依法办事,珍惜合法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材料1分,知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