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31 16: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非选择题(35分)
26、(6分)
一位教育者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听到一位家长和孩子的对话。
家长问:“宝贝,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
孩子答:“在升国旗时小林没站稳,把我的脚踩了一下。”
“那你怎么做?”
“我踢了他一脚,但被老师批评了。”
家长亲了一下儿子说:“你做得对,有人碰你的话,你就用脚踢,拿拳头打,这是勇敢的表现。老师批评一下没关系,老师又不敢打你。”
孩子开心地说:“嗯,我知道了。”
教育者听后,深感悲哀。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位教育者为什么会深感悲哀?(提示:根据设问将下面的答案补充完整)
①孩子被同学踩了一脚后回踢别人, ,而家长却支持孩子的这种错误行为,所以教育者深感悲哀。
②家长教孩子受到侵害时采取非法的方式保护自己是缺乏法制观念的表现,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而且打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会受到 ,所以教育者深感悲哀。
③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应教育孩子 ,但家长却教孩子无视老师的批评,所以教育者深感悲哀。
④这段对话,反映家长没有履行好 保护的职责,没有用正确恰当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为孩子应该 。家长和孩子的言行使教育者深感悲哀。
27、(11分)
材料一:2011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道:“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又要树立信心,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
材料二: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但有研究发现,我国存在经济增长的地耗之忧,即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急剧扩张的时期,经济每增长1%,会占用2万公顷左右的农地。
(1)请运用所学知识和温总理的话分析材料二。(8分)
(2)辩证地看问题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请你按照样例列举一个生活实例进行辩证分析。(3分)
样例:读书。读好书对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有积极影响;读内容不健康的书籍则会对我们产生害处。
28、(18分)
2011年4月20日《今日早报》报导:日前,香港的一位老太逼停了造价逾700亿港元的港珠澳大桥项目。66岁的老太朱绮华认为,港珠澳大桥的环境评估没有包括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的影响,因而不合法,于去年就环评报告申请司法复核。18日,香港高院裁定香港环保署批准的环保报告无效。大桥因此停工。
对此事网友们纷纷评论:
“在香港高院的法官看来,朱老太绝非是个刁民,而是知法、守法的良民,因为她是在正当地行使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香港老太从首战告捷来看,不仅仅只是善于维权这样简单……关键是,在香港公民维权有“靠山”:一是司法复核和法律援助机制,让小市民获得伸张正义的机会。”
“并不是朱婆婆有多大能耐,而是香港有一套能保证公众充分参与规划的制度,有一个容纳普通人利益诉求的通畅渠道。这种建设前充分沟通的制度,看似“缺乏效率”,却不易引发深层次的矛盾。按1997年制定的香港《环境影响评估条例》,在大型项目的开建前,至少有两次公众参与讨论的机会。”
“如果单算经济账,也许你会觉得这位使大桥缓建的老太真是小题大做,……但朱绮华老太的代理律师黄鹤鸣说得好:理解港珠澳大桥对经济发展和区域融合的重要性,但政府不应因为经济利益和加速区域融合,而放弃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1)学会正确提取信息是重要的学习能力,请你提取信息:根据网友的评论,香港老太之所以能逼停港珠澳大桥的原因有哪些?(5分)
(2)准确理解提问是我们分析问题的前提,请比较下面两个设问的异同之处:(5分)
第一问: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谈对港珠澳大桥被逼停事件的认识。
第二问:港珠澳大桥被逼停事件对我国大陆的法制建设有什么启示?
(3)分析问题有多种思路,请运用所学知识,从国家、公民两个角度回答上述第二问。(8分)
2011年思想品德中考一模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ACDCBBDCBDCBCDD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ACDDABACBB
二、非选择题(35分)
26、(6分)
①孩子被同学踩了一脚后回踢别人,是不宽容他人的表现,宽容是种美德,我们要学会宽容别人无意的伤害,而家长却支持孩子的这种错误行为,所以教育者深感悲哀。
②家长教孩子受到侵害时采取非法的方式保护自己是缺乏法制观念的表现,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打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教育者深感悲哀。
③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应教育孩子正确地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家长却教孩子无视老师的批评,所以教育者深感悲哀。
④这段对话,反映家长没有履行好家庭保护的职责,没有用正确恰当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为孩子应该正确对待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家长和孩子的言行使教育者深感悲哀。
(评分标准:每空1分)
27、(11分)
(1)(8分)
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体现了我国加强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让我们体会到温总理所说的“树立信心”。(材料1分,书本知识1分,体现总理的话1分)
②而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地耗之忧说明我们的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率不高,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体现了温总理所说的“要有忧患意识”。(材料1分,书本知识1分,体现总理的话1分)
③国家社会对地耗之忧的研究与关注,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及时有效的对策,我们对改进不足“又要树立信心”。(材料1分,体现总理的话1分)
(2)(3分)评分说明:必须按照提供的样例格式作答:生活现象1分,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各1分。
28、(18分)
(1)(5分)
①香港法律的保障
②朱绮华的维权意识
③香港司法复核和法律援助机制
④香港有一套能保证公众充分参与规划的制度和容纳普通人利益诉求的通畅渠道
⑤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2)(5分)
两个问题的共同之处:
都是针对港珠澳大桥被逼停事件进行分析(1分)
两个问题的不同之处:
①要求分析的角度不同,第一问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该事件;第二问要求从对我国大陆法制建设的启示角度分析该事件。(2分)
②第一问要求谈谈对该事件的认识,包括对事件正确与否或赞成与否的判断、对判断的依据或原因分析,还可以包括对自身做法的启示;第二问要求从启示角度思考,启示指从该事件中领悟的道理,从而指导我们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做法。(2分)
(3)(8分)
①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离不开国家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国家和公民都应积极承担起推动和完善我国法制建设的责任。(1分)
②朱绮华能逼停港珠澳大桥关键在于她能依据香港的有关法律,通过法定程序实现其合法要求,这对我国大陆法制建设的启示是:国家应该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政府应当自觉地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同时,应继续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材料1分,知识3分)
③朱绮华逼停港珠澳大桥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是通过法律手段来实现的,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离不开公民法制观念的增强,所以我国公民都应依法办事,珍惜合法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材料1分,知识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