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7-3-8 11:07:23

九年级语文下册《乡愁》问题探究

-->
                  
          《乡愁》问题探究-初中九年级语文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类似的托物寄情的技巧在余光中其他的诗作里也时有所见。如: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
       
          皮靴踩过,马蹄踩过
       
          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
       
          一丝伤痕也不留下
       
          ──《白玉苦瓜》
       
          台风季,巴士峡的水很拥挤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
       
          喂!再来杯高粱!
       
          ──《五陵少年》
       
          在林肯解放了的云下|
       
          惠特曼庆祝过的草上
       
          坐下,面对鲜美的野餐|
       
          中国中国你哽在我喉间,难以下咽
       
          东方式的悲观
       
          ──《敲打乐》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是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藏品后吟出的名句,他巧妙地将大陆之爱与一只晶莹剔透、几经劫难仍完好无损的白玉苦瓜联系到了一起。而诗人留学异邦因孤独冷寂而酗酒的情绪,被别出心裁地喻为“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类似的例子还有,“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当我死时》),“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我之固体化》),等等,这些诗句均将诗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情绪物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激荡着读者心中共有的情感。
        点击查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年级语文下册《乡愁》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