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考语文试卷对比分析 总体难度稍大
北京中考网:10月初三学生迎来了第一次月考,在紧张的学习中,他们对中考的意识逐渐加强,但因为中考的综合性又让初三孩子迷茫。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中考语文,现将2012年与2013年两年中考语文试卷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了解中考试卷结构以及常考题型等。试题
2012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3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题型
分值
考点
难度
题型
分值
考点
难度
1
选择
2
字音的拼读与识记
易
选择
2
字音的拼读与识记
易
2
2
字义的理解与运用
易
2
字形的识记
易
3
2
成语俗语的理解和运用
中
2
成语俗语的理解和运用
中
4
2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易
2
语言运用 关联词
易
5
2
语言运用 语句连贯
中
2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中
6
2
修辞方法及作用的辨析
中
2
修辞方法及作用的辨析
中
7
填空
5
名篇名句积累与运用
易
填空
5
名篇名句积累与运用
易
8
3
名著导读(《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
3
名著导读(《水浒传》、《西游记》)
中
9
综合性学习
4
提取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中
综合性学习
4
提取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中
10
4
提取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中
5
材料探究题
中
11
3
对联
中
2
拟写副标题
中
12
古诗文阅读
2
文言实词
易
古诗文阅读
2
文言实词
易
13
4
理解并翻译句子
易
3
理解并翻译句子
易
14
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中
4
根据要求筛选并整合信息
中
15
记叙文阅读
4
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掌握与概括(情景概括)
中
记叙文阅读
4
参照已知句,补写行文思路
中
16
4
文章内容理解
中
4
文章内容理解
中
17
7
文章赏析——表达方式(描写、议论)
难
7
文章赏析
难
18
说明文阅读
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中
说明文阅读
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中
19
4
提炼内容,分析材料
难
4
提炼内容,分析材料
难
20
议论文阅读
2
提取中心论点
中
议论文阅读
3
含义
中
21
4
对论证过程的分析
难
3
文章论证过程
难
22
2
语言运用,建立论据与观点之间的关系
难
2
补写材料与论点关系题
难
23
写作
50
表达应用——少年风采
难
写作
50
表达应用——好奇
难
刘聪漪老师对以上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2013年与2012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的对比,整体来看,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题型结构总体趋于稳定,试卷整体形式没有变化,但个别题目出题角度新颖,问法灵活,总体难度稍有加大。2013年试卷考查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各项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积累的同时,注重回归语文的本源,加强了学生自身语文思维及综合素质的考查。接下来具体分析一下中考语文试卷结构以及特点:
基础部分:
这部分题目难度与2012年相比难度指数有所下降,字形、病句考查形式有所变化。即使字形、病句的题目样式新,不过考查形式在一二模中有所考查,只要考生中考字词掌握过关,作答时细心一些,作出正确答案并不难。
综合性学习:
这部分题目仍侧重于围绕活动进行出题,考查难度近两年相近,副标题考查次数较少。
1、信息提取题。学生倘若能有效地把握图文转换与材料的信息,准确地分析关键句,不遗漏要点,即可拿到满分。
2、材料探究题。需考生在审清题干信息后,对材料内容认真解读,仔细切分,总结特点,部分考生会由于答题要点不全出现不同程度的失分。
3、则考查活动的核心意义。如果考题让写宣传语或其他,相信考生都可以信手拈来。但"副标题"这个陌生词语却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究其原因还是审题不足,头脑不够灵活。
文言文阅读:(3道题,共9分)
从题型设置看,没有出现新题型,考查形式仍为老套的字词解释、语句翻译与文意理解。
总体来看,字词解释简单,翻译题较平庸,文意理解最难,考查知识点非常细致,易造成部分考生失分。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整体来看,难度较大。诗意化的语言会让部分考生置身于云里雾里,强烈的抒情色彩也会给考生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
1、词句本身全面审视深入挖掘;2、此类题必涉及文章主题,写事文章注重由浅入深,写人文章围绕人物品格,这样才能准确到位;3、作者本身表达出何种情怀思想,如有需要补充的内容,要灵活融汇进答案。
说明文:整体重视文本内容,淡化题型与方法,着重能力考查。
1、筛选整合文章信息题。主要考查对说明对象特点的概括,难度不大。
2、本次考查印证型材料链接题,考生须通读全文,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后,结合文本的相关内容对链接材料的内容进行具体阐释,说明材料内容如何体现说明对象的特点。
议论文: 题目常规,难度不大。
1、论点综述题。筛选提取信息,难度不大,但要注意字数要求。
2、论证过程题。此题在形式上改变了去年的字数限制,但依然可沿用去年的框架和思路进行答题。答题形式为熟悉的首先、其次、然后,同时考查了论点及文章结构。
3、补写材料与论点关系题。在整体把握文章论证思路的基础上,不难发现根据前两段的内容进行仿写即可
写作:
作文作为衡量一个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标准,写作能力是体现了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作文在语文考试中所占分数比例大,初中阶段作文占40%左右。作文成绩就决定了语文成绩的优劣,进而影响考试的整体成绩。学生凭借优异的作文成绩进入自己的理想学校;学生凭借出类拔粹的考场作文被名校破格录取……如今的语文考试,已是得作文者得天下。
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一定要了解中考写作的要求是什么,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事半功倍。同时,修改一篇作文的价值高于写三篇文章,挖掘自己作文的优势,发现不足,攻克短板!
北京中考网(bj.zhongkao.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编辑推荐:
本文作者:刘聪漪 智康中考研究中心老师 2013新浪五星金牌教师
在教学中一向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坚持“方法与知识并重”的教学原则,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所辅导学生最高提分30多分,并有多人考入人大附中、实验中学、四中等重点学校。
推荐内容:作文学习能力免费测评 在线预约中
[*]
温馨提示:在这最后冲刺的一年里,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有任何疑问及困难,均可向智康中学专家团老师寻求专业解答,直接与老师互动交流,我们将为每一位考生提供最为贴切的解决方案,老师们会与你们风雨同舟,共渡难关。参与方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