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16年长沙中考数学试卷压轴题(一)
长沙中考第25、26题是大家公认的两道压轴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专题复习与强化练习。本周给大家带来的是近五年中考第25题的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些年这个题的考点与演变。首先,我们来看下2011年中考第25题:
该题三个小问难度都不大,因此,大家在系列帖一可以发现2011年的数学A 线109分是近年最高的。本题是函数新定义的题型,背景材料介绍了“函数零点”:第⑴问很简单;第⑵问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的情况;第⑶问首先需要利用韦达定理得到m的值,然后考查了将军饮马中“同侧和最小”这个最常见的问题,就可以解决这个题。
其次,2012年中考第25题有点“与众不同”:
与2011年及最近三年相比,唯一一次在压轴题出了一道函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题,10分能否全部拿下取决于对题目的理解:第⑴问延续传统,简单到底;第 ⑵问能否审清题很关键,注意分类讨论;第⑶问与前一问类似,认真理解“除去第一年的最大获利(或最小亏损)以及第二年的捐款后”这句话,剩下的就看自己的 计算能力了。
再次,2013年中考第25题,重归“新定义”:
2013年开启了“函数新定义”题型对第25题的垄断,并且直到最近的2015年在问题设置上也非常统一,三个小问分别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第⑴问,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简单应用;第⑵问,一次函数增减性因k的符号不同,注意分类讨论;第⑶问,二次函数增减性、最值问题,都与对称轴有关系,难度较大,含参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无论是定轴动区间、还是动轴定区间等问题一般都是四种情况,另外本题在计算上还要有注意技巧性和计算速度。
第四,2014年中考第25题,走的是文艺范“梦之点”:
这一年的背景材料比2013年简单易懂,审题上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与精力,不在题干中设置障碍:第⑴问,其实没用什么反比例函数的知识,根据材料可得m为2可解;第⑵问,以一次函数为背景,着重考查初一所学的一次含参方程,像以往一样,需要分类讨论;第⑶问,易得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不等实根,这样可以利用韦达定理在x1与x2的关系式中得到a与b的关系,从而用a来表示t,最后的关键是利用x1的的取值范围确定a的取值范围,从而求出t的取值范围,同样还是利用韦达定理,本问难度较大。
最后,我们来看下最近的也就是2015年中考第25题,颇具“中国风”:
以“中国结”为切入点,实则考查的是整数解问题,所给的“函数新定义”题干简洁明了:第⑴问,主要涉及无理数的简单性质;第⑵问,注意题中要求,只有两个“中国结”,难度不大;第⑶问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解问题,因为k为常数,所以不能用分离常数来做,应该反过来用两根来分别表示k,这样构造两根的关系,利用根的整数特征来解关于根的二元二次方程,另外还涉及含参的十字相乘,难度较大。
所以,我们总结后不难发现,第25题近年以“函数新定义”题型为主,题干背景设 置简洁明了,下设三小问,分别以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为主体,结合初中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解答,当然2012年的函数应用题也不容小觑,需要稍作 准备,以防万一,当然“函数新定义”的可能性还是最大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