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4题。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⑤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③躬耕于南阳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14.结合选文①②③段,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先帝之明”的“明”,除了体现在对诸葛亮的赏识和重用外,还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案:
12.(3分)答案:①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②遗:留给 ③躬:亲自
13.答案:①因此大家商议推举向宠做中部督。(2分) ②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2分)
14.答案:选拔贤明的文臣留给刘禅,试用后称赞并任用有才能的武将,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3分)(前两点也可合并成一点:选拔德才兼备的文臣武将留给刘禅,给2分)
【昌平】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4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_______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______
1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最终目的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
答案:
12.答案:(1)扩大 (2)给予 (共2分。每小题1分)
13.答案:每次先帝与我谈论此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遭遇感到痛心遗憾的。(2分)
14.答案: 建议: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目的:兴复汉室
(共4分。“建议”3分,“目的”1分)
【密云】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12—14题。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③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④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2)悉以咨之 咨: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
14.结合文章②③段内容,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向刘禅“举贤荐能”的两个标准是
什么?(2分)
答:标准一: ① 标准二: ②
答案:
12.答案:(1)给予 (2)询问 (共2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13.答案:(1)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2)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共4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
14.答案要点:(1)品德、才能出众。(2)得到先帝的肯定。(共2分。共2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燕山】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4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l)猥自枉屈 猥:
(2)以彰其咎 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后值倾覆 翻译:
(2)咨诹善道 翻译:
14.“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答案:
12.(1)降低身份 (2)显扬(共2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13.(1)后来遇到兵败 (2)询问治国的好道理。(共4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4.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共4分。共4点,每点1分)
【门头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8分)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2)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14.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2分)
答案:
12.(1)痛心遗憾 (2)怠慢,疏忽 (每小题1分,共2分) 13.(1)(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2)(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每小题2分,共4分)14善良、诚实、忠诚、做事公正、有才干有能力、敢于进谏;得到先帝的赏识认可。(共2分)
【延庆】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借书)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汤熨之所及也 媵人持汤沃灌
C.扁鹊见桓侯而还走 录毕,走送之
D.桓侯故使人问之 既克,公问其故
13.翻译句子(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14.《扁鹊》文和《邹忌》文都是写关于“进谏”和“纳谏”的,但方式和结果截然不同。请你简要分析扁鹊逃到秦国的原因(要点)。(4分)
答案:
12. (2分)C
13. (4分)(1)医生喜欢把给没病的人治好病作为功劳。(2)(病)在骨髓中,那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的,没办法了。
14. (4分)两个角度:一是蔡桓公讳疾忌医,极端自负,易迁怒于人,扁鹊治不好病必死。二是扁鹊知识分子气十足,不懂说话技巧,不看说话对象,说话直率,桓公病重一定说他诅咒的,必死。
【顺义】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下列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劳其筋骨 ④曾益其所不能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 翻译: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翻译:
14.阅读第②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就“国”而言,“死于安乐”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12. ①起,指被任用 ②这个 ③使……劳累 ④通“增加”
13. ① 以此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②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14. 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外患
评分:本题4分,每点2分
更多中考信息》》》新东方网中考频道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