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4|回复: 3

品学兼优女生放弃中考和父亲走访56个民族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4 10: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在父亲施晓亮的帮助下,青州市北关初中三年级学生施哲莹办理了休学手续,放弃了中考。6月22日,15岁的她踏上周游全国的旅程。施哲莹以中国民族报特约记者、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新闻网小记者的身份,成为父亲为领队的“走进56个民族家庭”10年回访采访队伍中的一员。他们从青州老家出发,计划用大约200天时间,自驾车走访56个民族。21日,记者走近施晓亮以及施哲莹,感受这对父女异于常人举动背后的想法。
          放弃中考伴随父亲走访56个民族
          在刚刚参加完中考的学子们享受难得的短暂轻松时,15岁的施哲莹早已在父亲施晓亮的帮助下,办理了休学手续,以小记者的身份,成为父亲为领队的“走进56个民族家庭”10年回访采访团3名固定成员之一。
          6月21日上午,记者见到了施哲莹,她身高1。67米,眉目清秀,留着目前很流行的齐刘海。面对媒体的关注,这个15岁的女孩还有些腼腆。对于选择了和同龄人不一样的道路,她的态度很淡然:“这只是个人的选择,每个人的路是不同的。”
          对于即将开始的旅程,施哲莹很期待。她说,以小记者的身份,去体验跟学校不一样的生活,让她感到很新鲜,希望能从中得到启发。
          她告诉记者:“书本知识挺重要的,从书本上学的是别人已发现的知识;行走在路上,自己感受和学到的会是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才是最好的学习。”
          施哲莹说,父亲施晓亮曾自驾车用3年时间遍访56个民族。如今10年过去了,他走过的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次旅程,她将和父亲一起,用两代人两种思维和视角,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
          “现在,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正在逐渐淡化,我们应该珍惜更应该去感受一下。”施哲莹对56个民族的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她说,对于这次采风行程,唯一担心的是,自己是否会出现水土不服。
          被问及将来有什么打算,年纪小小的施哲莹回答起来很有哲理:“现在谈还太远,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
          以小记者身份全程报道活动
          父女俩的整个行程在中国地图上沿逆时针方向,从北京经东北三省,然后到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四川……依次对汉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56个民族进行采访,体验中国东西南北所有复杂地形地貌,见证56个民族普通家庭10年发展变化,征集56个民族“中华全家福幸福大家庭”万人签名。行程中施晓亮负责驾驶、拍摄、采访,施哲莹作为“小记者”以自己的视角全程发回报道,结束后计划出版《一个孩子眼中的56民族》一书。
          为了让施哲莹适应艰苦的旅程,施晓亮用一个月的时间帮她进行了心理调适。老爸6月初送的一款专业佳能相机将成为施哲莹的装备。施晓亮的好友梁希森听说施晓亮要带女儿跑全国,慷慨地将自己的美国道奇公羊房车提供给他们,作为周游全国的座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7-24 11: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解释
          放弃中考并非放弃教育和学习
          就这样休学了,放弃中考了,在很多人看来,施晓亮和施哲莹的行为可以称得上是离经叛道。
          施晓亮表示,“施哲莹现象”实际上存在误读。
          “放弃中考并非放弃教育和学习。”施晓亮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最扎实、最棒的,可是高中和大学教育他不看好。高中苦读3年剥层皮,只是为了考上大学,而上了大学一部分人是在混日子,毕业即失业。他认为,学习是多方面的。用人生的十分之一时间来拼这个结果不值得。不应为了应试而忽视人格的健全、道德感的建立、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
          对于女儿放弃中考,他解释说,主观上并无放弃的想法,中考时间为6月12日—15日,他们原计划6月19日出发的,因为孩子的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住院一周,计划推迟了。紧张的学习到跌宕起伏的旅程,反差太大,他想拿出一个月作为孩子的调适期,提前把身体和心理调整好。对于这个决定,家人没有反对。
          他告诉记者,10年前,他走访56个民族时,4岁半的施哲莹曾经跟着他跑了一些地方。他曾经想带她走完全程,可是这个想法把自己的父母吓坏了,施哲莹5岁半的时候,她就被送进学校了。“如今孩子完成了9年义务教育。她的成绩在班里平时保持在前10名左右,这比‘头悬梁锥刺股’带来的前几名更让我满意,我不希望孩子透支自己去换取成绩。”施晓亮说,他不想让女儿的学业荒废时间太久,打算明年8月送女儿出国。
          快乐就好,不会帮着规划未来
          施晓亮说:“现在女儿还不习惯被关注,今天面对镜头还有一丝拘谨,以后的走访路上她将一点点成长。走访结束的时候相信大家看到她将是另外一种感觉了。”
          施晓亮告诉记者,走访的过程中,他会教施哲莹将经历的每一步记录下来,给她一些建议,让她在行走中增加阅历。
          施晓亮说:“女儿的视角对我会有所启发,成人的视角不是那么纯粹了。人生就像一本书,女儿的这本书现在刚刚打开,我希望她里面的内容能更丰富些。”
          至于他对施哲莹未来的规划,施晓亮反问:“女儿不是我的私有财产,只要她觉得幸福、快乐就好,她的路,为什么我要来规划?”
          “我不觉得炒作是一个贬义词”
          有人质疑让15岁的女儿放弃中考是在炒作。对此,施晓亮说,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权利,当今社会是多元的社会,来自各方的评论也是多样的。他说,没有质疑才是不正常的,本来就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他对于炒作说法的回应是“女儿放弃中考只是活动时机的巧合”。
          “我很喜欢炒作这个词。中国太注重经济了,对文化则显得淡漠。15岁的女儿跟团是活动的一个亮点,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少数民族正在消亡的文化,而不仅仅关注经济和GDP。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能让平时不关注,或者是根本就不屑关注各民族文化的一些人来关注这个活动,为什么不炒作呢?我不觉得炒作是一个贬义词。”施晓亮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7-24 12: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眼中的施哲莹
          老师
          初中三年女孩年年都是三好学生
          21日上午,记者接着来到青州市北关初中,见到了施哲莹的班主任老师康宝华。康宝华告诉记者:“一个月之前,学校里把施哲莹的中考资料都准备好了,她突然提出不参加中考了,要休学一年,与父亲一起走访56个民族。我当时很惊讶。”
          康宝华说,施哲莹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施哲莹初中连续三年都是三好学生,美术、体育、摄影等特长与文化课齐头并进,都非常突出。在初中三年综合素质评价中,她的学习、纪律、体育等综合成绩被学校评为最高等级A级。她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青州市举办的“建设杯”摄影大赛中获得过一等奖。
          “假若施哲莹今年参加中考的话,考上重点高中一点问题都没有。对于这件事,我感觉遗憾的同时也能理解,我支持她的想法。”康宝华说。
          北关初中教务处主任、曾经担任过施哲莹初二班主任的冯春刚告诉记者,早在中考之前,施晓亮就曾提前向他透露过,今年是建党90周年,打算用大约200天时间走访56个民族,想让孩子参加,接受一下教育。
          “用施晓亮的话说是‘读万卷书先走万里路’。怕影响孩子学习成绩,他让我先别告诉施哲莹。作为老师,对于施哲莹和她父亲最后的选择,我能理解。”冯春刚告诉记者。
          冯春刚还告诉记者,施哲莹很有思想,活泼开朗,学习也很用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和实践活动。去年在潍坊市教科院组织的中美“公民养成教育”活动中曾获得一等奖,她的作品在青州市的博客作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同学
          有人感觉不可思议有人表示理解
          施哲莹的一名同学告诉记者,施哲莹是班里综合素质比较好的学生,是同学学习的榜样。当听到施哲莹放弃中考的消息时自己非常惊讶,感觉不可思议。
          施哲莹的同学赵漱玉说:“我听说施哲莹放弃中考的消息时,也和同学们一样感到非常惊讶。个人的选择不同,她参加重访56个民族很有意义。现在我能理解了,也很羡慕。”
          观点
          小学校长李岩
          不“唯应试”,是素质教育有益探索
          潍坊市志远小学校长、高级教师李岩认为,像施哲莹弃考出国留学的现象不在少数。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观念也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将孩子送到海外读高中,为入读世界名校做准备是一个目的,但更看重海外高中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和灵活的升学体制。这样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如今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还没有根除。在此大环境下,考试的功能依然是扭曲的。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并服务于教学。相反,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
          素质教育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我们需要做的是研究探索出一条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让各种唯分、唯应试的喧嚣不再有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8
发表于 2016-7-24 12: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教师王金芝
          “施哲莹现象”值得教育界深入研究
          潍坊锦程中学教师王金芝认为,施哲莹弃考外出采访的行为,其实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挑战。
          她说,应试教育是为了考试和升学而抛弃学生的个性思想、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与培养的教育方式。应试教育的许多做法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提升。“施哲莹现象”值得我国教育界深入研究,探索出一条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
          文化学者齐鲁滨
          应鼓励对成功进行多种形式探索
          对于施哲莹弃考外出采访的行为,我市文化学者、潍坊学院教授齐鲁滨认为,人们应该广泛地接触真实的社会和人生。脱离现行的教育制度,在某一阶段走另外一条路,从个人成长角度,只要对他有利,自己喜欢,任何一种模式都是合理的。不一定千篇一律地去参加考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走访前做足准备,了解不同民族的特点和文化,这样能够发掘得更深,发现才能更独到和鲜活。
          齐鲁滨说:“如果有条件、有胆量,应该鼓励对成功进行多样的探索,我们身边的特例太少了。我个人提倡这种胆量和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7 21:23 , Processed in 0.08292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