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6|回复: 0

2016年无锡中考必备古诗词(三)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5 10: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一、《春望》唐朝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⒈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⒉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破""深"写出了怎样凄惨的景象?
       
          答:"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冷寂荒芜的景象。
       
          6.杜甫诗有诗史之称,本诗折射出怎样的历史事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安史之乱,表现了忧国思家、感时伤坏之情。
       
          7.情景交融在颔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试加以赏析。(可不背)
       
          答:花鸟本是怡人之景,而诗人见之而泣,闻之愈悲,可见时局的不幸,这里诗人将悲情融于乐景,更加重了悲的抒情色彩。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这两句真切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9.末句"不胜簪"这一细节有怎样的作用?
       
          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亲之情.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朝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⒈狂风咆哮破屋飞茅的句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⒉连夜遭雨的惨状的句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⒊表现忧国忧民感情的句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⒋诗人忧国忧民却能做到忘我的句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⒌拓展: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境相同的句子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⒍拓展:与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属于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的句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8.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十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⒈描写边塞雪景(作者从想象角度虚写雪景)的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⒉写送别场面的句子: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⒊从军中大帐写天气奇寒,侧面表现雪的威力的句子: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⒋从人的感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⒌从雪后沙漠、天空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的句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⒍从帐内饯行场面表现,表现友情浓烈与真挚,心胸的豪放与豁达: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⒎表明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9.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1.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2.拓展: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十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朝韩愈(重点)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中最为精彩描写早春的绿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诗句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2.这首诗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哪些?答:小雨、草色等,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3."近却无"一词好在何处?"近却无"表现了诗人独到的观察体验,早春时节春草娇嫩细小,星星点点,远看一片碧绿,近看却时有时无,这三个字将初春小草的特点细致的表现出来。
       
          4.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的主旨。答: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5.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答: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6.写景须抓住事物的特征,诗中1、2句写出了早春怎样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作者所写的早春之景。
       
          答:写出了春雨细腻滋润、春草若有若无的特点。
       
          长安的大街,浸在濛濛的细雨中,雨丝是那样轻细,那样柔和,那样滋润,好像酥油一般。在细雨的滋养下,那草色,远远望去,碧色朦胧,极清极新极淡,而待你走近了,反而觉得失却了那绿色,但见细嫩纤小的草芽刚刚钻出土面.
       
          7.3、4句中"最""绝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对早春特别喜爱的感情,也隐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美好时光的意思。
       
          十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重点)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⒈回忆被贬生活的诗句: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⒉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以及世界的变迁,回归后的畅想与生疏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⒊坚信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⒋比喻腐朽势力必然衰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⒌感谢白居易的同情和勉励的诗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怀旧"句借向秀怀念嵇康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人已逝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到乡"句借王质的故事,暗示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的心情。
       
          8.诗歌第三联(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好在何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以"沉舟""病树"比喻,"形象生动地提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03:21 , Processed in 0.08418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