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2

高考改革环境下,教你初中怎么学物理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6 12: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改革之后,为什么传统意义上的“文科生”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
       
          以山东为例:山东高考新政要点:(1)英语15年、综合16年、语数17年,改为使用全国卷;(2)19年起,夏季高考只考语数外三门。高中学考成绩纳入高考,可在理化生、政史地六门课中自主选择三门(所谓的不分文理)。
       
          这个新政,直接影响到新高一以下的孩子的学习方向和进度。高考改革之后,语文权重增加,英语考试不再是一考定终身,这并不能影响孩子的学习选择,因为这些科目本来就要学,150分要拼命学,180也要拼命学。然而,“取消文理分科”这一项,则使孩子面临科目选择的问题,到底学哪科就成为了关键。
       
          从表面上看,“文理不分科”是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孩子可以在“理、化、生、史、地、政”任选3科学习,有20种组合。但是高考最终的目标是上大学,最终报告不同大学的不同专业,则需要对应的选考科目。上海、浙江已经率先试点,以复旦大学为例,传统的理工科专业如软件、医学等专业,都会看物理成绩;而一些过去不限文理的专业,如经济、法学专业,也需要选修物理才行;而一些文科专业比如社会科学、哲学等,也离不开物理。而语言、新闻等文科专业,则是不限专业,所以从专业上看,物理已经成为了“绕不开的门槛”,过去物理学不好的同学可以学通过学文科来避开物理,而现在则不得不面对“物理”,所以说,物理学的好的孩子的竞争优势更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8
发表于 2016-7-26 14: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说“初高断崖”是中学生的“物理杀手”?
       
          什么是“初高断崖”?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孩子初中物理成绩很好,可是到了高一成绩就立刻“崩盘”,这就是“初高断崖”现象,这是由于初中和高中思维衔接不够导致的。初中老师通常关注中考的要求;高中的老师却有自己成型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初中需要打底子的知识和思维孩子没有掌握,只会用套路匆忙应对中考,而到了高中就会出现极度的不适应。其实只要踏实起来,用1年时间加努力,是可以补回来的,但是很多孩子直接高一物理成绩经常不及格,信心全无,放弃了学习理科的念头,想到很多专业不能报考,实在可惜。
       
          中考的要求发生哪些变化?
       
          为了避免断崖出现,初中的考试越来越避免套路化。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无疑最大的变化就是越来越注重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力的考察,单纯地套路解题、生搬硬套几个技巧性公式等“照葫芦画瓢”的学习方式再也不能适应新的中考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8
发表于 2016-7-26 15: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想学好物理,应该注重哪些地方?
       
          动手实验:中考越来越注重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孩子必须学会动手实验,从实验入手学习知识,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强化孩子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重视思维:深圳的“初高断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注重初中的思维培养,就能顺利衔接高中,并且思维的底层能力的提升,可以推动全理科学习成绩的提升。
       
          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第一驱动力。物理学科相对其他理科更贴近生活,奇妙的物理现象将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从而让孩子“自觉”学习。
       
          保持领先:优秀的成绩离不开长期的规划,期待傲人的中高考成绩一定要早做准备,赢在起跑线,并且保持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20:24 , Processed in 0.08052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