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0|回复: 0

巧添平行线 多法证一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7 00: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证线段成比例,往往要通过添平行辅助线,构成人教版《几何》第二册214页的图5—9、5—10的两个基本图形,即“

1Z4054E5-0.gif

1Z4054E5-0.gif

”型和“

1Z405GE-1.gif

1Z405GE-1.gif

”型图形,再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进行证明。但在具体的证题过程中,到底过哪一点作平行线恰当,不少同学感到茫然。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个添平行线的方法:以比例式的一边为基准,若前、后项的两条线段有公共端点且在同一直线上,则就把这两条线段的三个端点,分别看成某一三角形一边的两个端点和一个内(外)分点,经过这三点都可作两条平行线。(但过分点作平行线,往往会使证明过程变复杂)。现以《几何》第二册255页第17题为例说明如下。
            题目:过△ABC的顶点C任作一直线,与边AB及中线AD分别交于点F和E。
            求证:AE:ED=2AF:FB
        分析:要证明的比例式中的线段AE、ED和AF、FB,都是有公共端点且各在同一直线上,E、F分别是AD和AB的内分点,所以,至少可以分别过A、E、D、F、B各作两条平行线(如图1—9),同时,考虑到AD是中线,还可以过C点作平行线(如图10—11)。另外,根据题设条件,不添辅助线,直接用梅勒劳斯定理也可证明。这样就得到该题的12种证法。
        证法1:如图1,过点A作AG//BC,交CF的延长线于G。
        则:

1Z4051F3-2.gif

1Z4051F3-2.gif

        而

1Z405I35-3.gif

1Z405I35-3.gif

,所以

1Z40544I-4.gif

1Z40544I-4.gif

       

1Z4052223-5.jpg

1Z4052223-5.jpg

        图1
        证法2:如图2,过点A作AG//FC,交BC的延长线于G。
        则:

1Z4052037-6.gif

1Z4052037-6.gif

        而

1Z4051M3-7.gif

1Z4051M3-7.gif

        所以

1Z405O10-8.gif

1Z405O10-8.gif

        即:

       

1Z4052J0-10.jpg

1Z4052J0-10.jpg

        图2
        证法3:如图3,过点E作EG//AB,交BC于G。
        则:

1Z40552S-11.gif

1Z40552S-11.gif

                          ①
       

1Z4051141-12.gif

1Z4051141-12.gif

                                ②
       

1Z405M96-13.gif

1Z405M96-13.gif

                            ③
       

1Z4051220-14.gif

1Z4051220-14.gif

得:

1Z4055445-15.gif

1Z4055445-15.gif

        而

1Z405G05-16.gif

1Z405G05-16.gif

        所以

1Z40521J-17.gif

1Z40521J-17.gif

        所以

1Z405MH-18.gif

1Z405MH-18.gif

        即:

       

1Z4054928-20.jpg

1Z4054928-20.jpg

        图3
        证法4:如图4,过点D作DG//AB,交CF于G。
        则:

1Z4054R5-21.gif

1Z4054R5-21.gif

        所以

       

        图4
        证法5:如图5,过点D作DG//CF,交AB于G。
        则:

        所以

       

        图5
        证法6:如图6,过点F作FG//BC,交AD于G。
        则:

        所以

        所以

        即

       

        图6
        证法7:如图7,过点F作FG//AD交BC于G。
        则:

                          ①
       

                                ②
       

                                 ③
       

得:

        而

        所以

        所以

        从而

       

        图7
        证法8:如图8,过点B作BG//AD,交CF的延长线于G。
        则:

        所以

        即

       

        图8
        证法9:如图9,过点B作BG//CF交AD的延长线于G。
        则:

        即

        所以

        即:

       

        图9
        证法10:如图10,过点C作CG//AB,交AD的延长线于G,连结CG。
        则易证CG=AB,DG=AD
        所以

        而EG=ED+DG=ED+AD=AE+2ED
        所以

        所以

        即:

       

        图10
        证法11:如图11,过点C作CG//DA交BA的延长线于G。
        则易证:AG=AB,CG=2AD
        所以

        而FG=AF+AG=AF+AB
        所以

        所以

        即:

       

        图11
        证法12:如图12,可看成直线FE分别截△ABD的三边于F、C、E,则由梅勤劳斯定理立即可得:
       

        而

        所以

       

        图12
         
          编辑推荐:
          2012年中考生心理调节必备五大妙方
          中考生早餐吃得要像“皇帝”一样
          决战中考:数学必做压轴综合题(20道)
          中考物理:用马铃薯确定电池正负极
          近五年全国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集锦(500篇)
          中考英语作文预测及范文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7 21:59 , Processed in 0.070224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