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9|回复: 0

中考遇上材料作文,如何拿高分?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7 13: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几年,受高考作文的影响,中考材料作文越来越多。由于这类作文只提供了可供写作的某个话题材料和写作内容的方向,很多考生看到这类作文时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下笔。作文占据了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可谓成也作文,败也作文。如何将材料作文成功拿下?
       
          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只要掌握以下秘诀,从此材料作文拿高分不是难事儿。
       
          一、审题
       
          拿到作文题目,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审题了。审什么呢?审题意。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作文题,一般都包含两部分:题干和要求。所以考生审题可分两步走:
       
          1、审题干。题干的内容是作文题的核心,包含命题者对作文写作的所有信息。虽说中考一般不设审题障碍,但是,考生还是得逐字逐句地看清楚、弄明白写作的中心、材料的范围等问题。
       
          2、审要求。一般作文题都有几点具体的要求,这是命题者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为的是让考生在具体的构思过程中少走弯路。所以一定要利用好这些要求。
       
          例如今年中招的第二个作文题是读小诗《土》,作文要求是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在作文要求中就提醒了考生从小诗的寓意下手,这首小诗简短明了,可以从三个方面下手,一个是"人生不能浮躁轻飘,而应脚踏实地"。另一个方面可以说" 位置的高下不能决定价值的大小"。还可以写"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人生的价值才会显示出来"。而在文体的选择上,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凭自己的特 长,自由选择文体和表达方式。
       
          二、拟题
       
          除了审题,考生还会面临给作文取题的问题。话题作文没有给出明确的题目,所以,考生就需要给作文取题。如何取题呢?
       
          在仔细审清材料的内容指向后,先确定自己围绕材料想说的想写的内容是什么;再为这些内容确定一个中心,也就是你想说的想写的内容的目的,不管是记叙、 议论还是说明,你所确定的中心必须和所给的材料有密切的联系;最后从最小的角度,用简洁而明确的词语拟出文题。这里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拟题的角度要小, 越小越不会偏离话题,也就不容易导致文章偏题。
       
          因此今年材料作文《土》,可以从"位置的高下不能决定价值的大小"下笔的话,可以拟题"找准人生的位置",也从诗中关键词取题目"土壤与尘埃"等。
       
          三、选材
       
          面对作文考题,选择写作材料是考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如何选材?
       
          考前每位考生都有自己的作文"储备",而考场上写作文的时间有限,就应该运用自己的备考作文素材进行迁移。
       
          今年的材料作文《土》就可以将我们常见的素材例子用上,比如,"袁隆平把他的人生位置定在了稻田里,经过一番不懈努力,研究出了超级杂交水稻"、"李世民找准了他的人生位置,才使人民安居乐业,也使他成为了人民心目中的一代明君"。
       
          四、构思
       
          有了写作的材料,还要有好的构思,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每个人的写作习惯不一样,构思的方式、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不管怎样,考生在作文构思中要注意:安排好结构:好的构思首先表现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安排结构要注意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
       
          形式上要考虑全文需要几个段落,开头和结尾各几段,主体部分几个段落,需要过渡的话,哪个段落过渡等等。
       
          内容上要考虑开头的方式,主体内容从哪些方面展开,写些什么,怎样总结全文等等。这些问题的考虑,要和段落的安排紧密结合。
          相关推荐: 55f6815683fe2.shtml (50.07 KB, 下载次数: 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3 16:12 , Processed in 0.050851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