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回复: 1

2016年兰州中考历史说明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8 10: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Ⅰ.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命题依据,渗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
       
          Ⅱ.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部分(25%),中国近现代史部分(35%),世界史部分(40%)。
       
          Ⅲ.考试形式、答卷时间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答,和思想品德科目合场分科合卷。
       
          答卷时间:和思想品德科目合计10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
       
          试题类型: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约占60%。
       
          Ⅳ.考试能力要求
       
          初中历史毕业统一考查,既是对历史学科知识进行全面的测试,又是对整体把握历史知识、归纳、分析和判断等思维能力的评价。按照认知理论的目标分类以及新的考试评价标准,并结合全市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确定初中历史毕业统一考查目标。
       
          1.知识层次的要求
       
          考生要能够通过识读、记忆、表述、制表归纳、比较等方法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技能层次的要求
       
          要求考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技能。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正确识读历史地图、准确指认和判断历史事物空间范围的能力,阅读古汉语的初步能力,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初步能力,准确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等。
       
          3.运用层次的要求
       
          考生要能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个人的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能在已经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即对其他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和判断,形成新的认识。
       
          Ⅴ.考试内容要求
       
          中国古代史
       
          1.史前时期
       
          ⑴元谋人、北京人。⑵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⑶炎帝、黄帝的传说。
       
          2.夏商周时期
       
          ⑴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及西周的分封制。⑵商鞅变法。⑶都江堰、长城。⑷甲骨文、隶书等字体。⑸孔子、老子、“百家争鸣”。
       
          3.秦汉时期
       
          ⑴秦始皇及秦朝的政治、经济制度。⑵陈胜吴广起义。⑶丝绸之路。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⑸造纸术、《史记》、医学和佛教传入。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⑴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形成。⑵北民南迁和江南开发。⑶圆周率、书法、《水经注》、《齐民要术》等。⑷孝文帝改革。
       
          5.隋唐时期
       
          ⑴科举制度及演变。⑵“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⑶大运河、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⑷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6.宋元时期
       
          ⑴辽、宋、夏、金等政权。⑵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⑶宋词元曲。⑷四大发明。⑸西藏纳入中国版图。
       
          7.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⑴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等。⑵驻藏大臣。⑶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⑷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近代史
       
          1.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洋务运动。
       
          4.《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5.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变法。
       
          6.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7.京师大学堂、《申报》、商务印书馆、社会习俗方面变化等。
       
          8.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9.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0.五四运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28 11: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1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2.国共第一次、第二次合作。
       
          13.南昌起义、农村革命根据地。
       
          14.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5.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16.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
       
          17.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
       
          18.重庆谈判。
       
          19.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20.鲁迅、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中国现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
       
          3.“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6.“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7.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
       
          8.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外交成就。
       
          9.“一国两制”。
       
          10.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世界古代史
       
          1.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2.雅典民主、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3.希腊、罗马、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4.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
       
          世界近代史
       
          1.文艺复兴。
       
          2.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
       
          3.英国“光荣革命”及君主立宪制。
       
          4.《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
       
          5.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6.马克思主义诞生。
       
          7.玻利瓦尔、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
       
          8.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
       
          9.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
       
          10.世界近代科学和文化。
       
          世界现代史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2.十月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3.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影响。
       
          4.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
       
          5.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6.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7.欧洲的联合。
       
          8.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9.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
       
          10.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4:55 , Processed in 0.07144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