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7|回复: 0

2016中考语文:时文阅读素材选辑(四)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6-28 12: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中考语文:时文阅读素材选辑(四)
          八、"毒舌男"叔本华
       
          "毒舌男"叔本华是个富二代,他生在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他的家族和曹雪芹家一样富甲一方,全盛时都曾接驾招待过国王。然而,叔本华没有像宝玉一样成为纨绔公子哥,常年混迹于脂粉堆,而是出人意料地成为厌恶女人、尖酸刻薄的悲观主义哲学家。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他爹和他妈那不幸的婚姻谈起。
       
          叔本华他爹比他妈大20岁,他爹是冷酷寡言的精明商人,他妈是爱幻想爱浪漫的文艺女作家,婚后二人性格极度不合,约翰娜不爱丈夫,也不爱儿子,她热爱觥筹交错的交际花生活。此外,叔本华家族有精神病史,叔本华的奶奶疯了,他的两个叔叔也是疯子,叔本华他爹后来也因为饱受抑郁症和自闭症的折磨自杀了。叔本华将父亲的自杀归咎于母亲成天在外不体贴照顾父亲,母子间嫌隙遂生。
       
          叔本华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绕不过三件事:一、著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二、诋毁女人;三、骂黑格尔。
       
          叔本华将对母亲的厌恶之情很不理智地上升到对天下所有女人的厌恶,他说:"只有男人的智慧被性冲动所蒙蔽时,才会称那些矮个子、窄肩膀、大屁股、小短腿的性别为美丽。"在一次和女邻居的争吵中,他粗暴地将对方推倒,邻居受伤致残,法院判他给女邻居支付一辈子的生活费,于是就有了那句著名的"老妇死,重负释"。
       
          叔本华非常讨厌黑格尔。叔本华到柏林大学当老师时,黑格尔在柏林大学正如日中天,他的哲学课座无虚席,连过道中都站满了人。为了和黑格尔分庭抗礼,叔本华很自负地将自己的课程排在了和黑格尔课程的同一时间。于是,这样的场景就出现了:上课时,黑格尔那儿门庭若市、门都快被挤坏了,叔本华这儿冷冷清清只有两三个学生。叔本华彻彻底底沦为黑格尔的手下败将,此后,叔本华骂黑格尔就骂上了瘾。
       
          叔本华养了一条狗,他给狗起了个名字叫"世界精神"。"世界精神"是黑格尔的专有术语,在黑格尔那里,世界历史就是世界精神的发展过程。
       
          叔本华30岁就写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写完后,他出门旅游,内心焦灼不安地等待着大家的赞美或是批评,可悲的是,竟然没人搭理他,他的书完全卖不出去。其实,我知道有些人喜欢叔本华的悲剧哲学观,倒不是因为他们个个命运多舛、感同身受,主要是他们太闲了,日子太平淡了,于是就有了大把时间和精力可以去抱怨生活,"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除此之外,大家喜欢叔本华,是因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本哲学书里没有康德学究式的概念、黑格尔的晦涩文笔、斯宾诺莎的高深几何学方法,它风格清晰明了,偶尔还有个小幽默,全文紧凑地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人生就是斗争,就是一部悲剧的苦难史!"
       
          叔本华认为世界就是意志,所以它充满着痛苦和狰狞。意志即是欲望,欲望总是沟壑难填。娶了红玫瑰,白玫瑰成了床前明月光,红玫瑰沦为墙上的一抹蚊子血;娶了白玫瑰,红玫瑰成了心头一颗朱砂痣,白玫瑰沦为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欲望永远不能满足,意志永远是饥渴的。对于人生,痛苦才是基本刺激,而快乐是痛苦的暂时中断,如果你此刻没有被痛苦所包围,那很快无聊就会侵入。好比我们一开学就痛苦,一放假就无聊,"人生犹如钟摆,摇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
       
          如果你的痛苦比别人多,不是因为你感情丰富、没事干或者悲天悯人,而是因为你比别人聪明。"最低等的生命能感受到很小程度的痛苦,一个人越是有智慧,他的痛苦就越多。"草履虫不怎么痛苦,是因为它的感官系统还有待进化,而聪明人总是见多识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记忆力强,对痛苦的感受比一般人多,所以,天才其实最痛苦!
       
          既然人生就是意志,意志就是斗争,意志就是痛苦,那如何消解痛苦,摆脱意志呢?叔本华提出了两条道路:一是通过艺术审美来暂时遗忘痛苦,二是通过理论和行动彻底摆脱痛苦。
       
          尽管尼采和叔本华都认为人生就是悲剧,但二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不一样,叔本华付诸消灭意志,尼采付诸强化意志--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
       
          尽管叔本华的一生落落寡合、神经敏感、乖戾暴躁、爱吵爱跳,不招人待见,可他在我心里,其实就是一个小孩,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孩,一辈子缺的都是:爱。
       
          慢赏电影丨《海上钢琴师》:无处安放的孤独
       
          有些人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并按这个声音的指引生活。这样的人,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说。
       
          九、--《燃情岁月》
       
          这里是1900的传说,可以说他疯了,也可以认为他成为了传说,好似从来没有存在过。
       
          《海上钢琴师》,是托纳多雷的第二部曲,他已经从《天堂电影院》的徘徊在世间名利场的小托托,过渡到了超脱的神似"精神病"患者的钢琴天才1900。
       
          托纳托雷从影片的一开始便描述了一个20世纪初关于移民的经典镜头:"每当有人抬头看见'她',很难理解,我是说,船上有上千号人:旅行的富人,外来的移民,陌生的过客和我们。但是,总有一个人,也仅有一个人,会最先看到她,也许仅仅因为他坐在那里吃东西,或是在甲板上散步,也许他只是在那里整理一下裤子,他会抬起头,眺望海的那边,就会看到她。他就会呆立在那里,心潮澎湃。然后,每一次,我发誓,每一次,他都会转向我们,对着每个人喊叫--AMERICA!!"然后满船的人开始沸腾。每个远离家乡的人对远方的期待、对梦想憧憬在这一刻喷薄而出。他们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现在依然如此。而这些人就隐约残留着那个常常趴在天堂电影院窗槛的小托托的影子吧,他不知道他有一天也会想要成为1900。
       
          1900偶然的诞生,偶然的被发现,开始偶然又荒诞的海上人生。一切的存在包括他自我的存在都是偶然的,孤独的。到最后他的死亡都是荒诞的,他只存在于小号手的记忆里,那片老旧的黑胶唱片里。我们会怀疑,这样的他存在过吗?这样的生命有存在的意义吗?这样的存在是怎样的存在?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过,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上帝、科学、理性、等对人都不相干,也就是说,它们都不能告诉我们生活的真理、生活的方式,同时,它们对人也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人有绝对的自由。
       
          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给了1900一个纯粹的成长空间,给了他一个没有框架、没有限制的生命,他就有条件听从自我,听从内心,听从本性。即便在他内心孤独到想要走下甲板,去寻找他的新生命的时候,他还是停下了脚步。
       
          站在下舱梯中间的1900,凝视着面前陌生的城市。很久,很久,最终甩掉他的高帽,快步返回了弗列基尼亚号。他说,在船上,我拥有钢琴,我可以在它的88个琴键上奏出我所喜欢的无限的音乐,在这里,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可当我看着面前那个陌生的城市时候。我突然感到恐惧,那是一个无限的钢琴,没有限制,你行走其中,永远都不会知道你要去弹奏什么。在这样的世界,我要怎么去生活呢。
       
          会有人说1900怯懦了、恐惧了,而慢师傅却看到了更大的虚无。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人同他的自下而上条件相脱节,面对着的是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即是一个荒诞的世界,人永远只能忧虑和恐惧,正是忧虑和恐惧,才揭示人的真实存在。是啊,1900不能属于一个"存在"之人吧,他背弃里了一个令他恐惧的世界,一个他永远不知道背后是什么的世界。1900本就诞生在一个"异世界",在那个烟囱高筑,满目栉比的高楼的世界本就没有存在过,他要追求的是一个无限世界里的自由。他作了自己对生命的选择。
       
          人活着,总有些自己所能理解的生存智慧,让我们去坚守一生。1900他永远都是天真的,没有一丝的瑕疵,一直到他生命结束的那一刻。他用自己选择的行动去承担他的生活。
       
          1900从始至终都在为我们叙述着他的这一部存在主义哲学,他没有海子的悲观,"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他有的是,无限里面,都是自己的生命。他有的是对自由、纯粹的坚持,我们的生命不也如此?我们也许就是应该去寻求一个无穷无尽的生命,1900会在尽头弹奏着等着越来越多的听众。
       
          十、《饥饿艺术家》:卡夫卡的眼泪
       
          卡夫卡去世前一个月,重读了他自己的这篇《饥饿艺术家》,据说看过之后泪流满面。没有人清楚他究竟为什么流泪,但我想,那必定是和饥饿艺术家的共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卡夫卡本人就是饥饿艺术家。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创作于一九二二年,在临终前作过修改的唯一篇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也是论者甚众,歧义甚多的一部象征性作品。其实,我认为卡夫卡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人捧在手里去读的,更不要说去"解读"了。现代派作品的阅读大多是痛苦的体验,我觉得《饥饿艺术家》的叙事艺术与鲁迅的《孔乙己》有共通之处,都是将崇高撕毁给人看,饥饿艺术家和孔乙己都是不可逆转地,一步步地滑落到悲剧的深渊。
       
          饥饿艺术家经历四十天的饥饿极限在人生的大舞台为观众表演纯粹的饥饿艺术,引来观众如云,掌声阵阵。艺术家并没有因此而陶醉其中,因为他清醒的意识到,他的观众和粉丝并不是真正在欣赏他的纯粹艺术,而是在欣赏他的表演才艺;在观众眼里,一个人不吃不喝能忍饿四十天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谓的饥饿表演无异于马戏团的表演,杂耍艺人的表演。这的确让艺术家痛苦莫名,因为"除了他自己以外,即使行家也没有人知道,饥饿表演是一件如此容易的事,这实在是世界上最轻而易举的事了"。一个献身纯艺术的人凭着艺术家的良知和荣誉感,在表演期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点食不进的",更何况他压根儿不是在表演,而是在展示艺术本身,"但是没有人相信",从演出经理到由众人推选出的看守,"没有一个人能够认真体察他的心情"。这才是艺术家感到痛苦的真实原因。
       
          几年以后,人们开始厌弃这种饥饿表演了。为了重振饥饿艺术,可怜的艺术家不得不受聘于马戏团,开始了与兽类为伍的演艺生涯。演出当天,蜂拥而至的观众"从他身边扬长而过,不屑一顾",直奔野兽表演区,没有人愿意在他面前驻足停留,就连管事也懒得为他换牌记数了。整个演出期间,谁也没有记起这位可怜的艺术家,谁也不知道他到底饿了多少天。直到表演告终的日子,管事在拨弄笼子里的腐草堆时才发现已经奄奄一息的艺术家。令人不解的是饥饿艺术家的临终遗言既充满矛盾而又耐人寻味。卡夫卡写到:"我一直在希望你们能赞赏我的饥饿表演,"饥饿艺术家说。"我们也是赞赏的,"管事迁就地回答说。"但你们不应该赞赏,""因为我只能挨饿,我没有别的办法"饥饿艺术家说。"你到底为什么没有别的办法呢?"管事说。"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像你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这是他最后的几句话,但在他那瞳孔已经扩散的眼睛里,流露着虽然不再是骄傲,,却仍然是坚定的信念:他要继续饿下去。饥饿艺术家死了,应该说他是为了信念而死,为坚守他的纯粹艺术而死,确切地说他是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口胃的食物"而死。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的黑豹,它狼吞虎咽地吃着渴望的食物,引来了阵阵围观。
       
          故事以饥饿艺术家被草草埋葬而告终。卡夫卡通过这篇小说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虽然可以活下去,但我无法生存。"如果卡夫卡这句话能够成为我们理解其作品的钥匙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说,饥饿艺术家的生存困境就是我们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而这困境源自于人与社会的矛盾,高雅与庸俗的矛盾,精神与物质的矛盾。我想,不必把饥饿艺术家的不食人间烟火解释成这个世界太肮脏,他还不是那种纯粹意义上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者。饥饿艺术家或许厌恶过这个世界,不过我认为他并不觉得这个世界很糟糕,他也愿意像别人一样正常生活,只是这个世界并不适合于他,所以,他只好与世界格格不入,成为走在人生边上的人。他这种与世间的脱钩甚至可以被当作艺术,乃至于他自己也可以认为这是艺术,可最后他明白,或者说理智上一直都明白,这并非纯粹意义上的艺术,他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一种无奈,是一种与世无法融合的孤独。他知道自己的目的并不是崇高的,他只是做他自己能做、必须做、不得不做的事情,可是客观上看起来却真的崇高,这一点他自己也并不否认。别人认为他的艺术是艺术,那些人也佩服他,可是这种佩服转眼间也可以消逝,就是因为他们并不真正懂得他,他们欣赏着他的艺术,也可以说是欣赏他的痛苦。他的所谓执着与坚持,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无奈。饥饿艺术家的周围不是铁栏杆,而是厚厚的墙壁,他在这墙壁之中,无奈的孤独,守候着无奈的艺术。饥饿艺术家的悲剧就在于他一直不被人理解,甚至从来就没有人能理解他,他一直都只能孤芳自赏--"只有他自己才是对他能够如此忍饥耐饿感到百分之百满意的观众"。但当人们"对他表示怜悯,并想向他说明他的悲哀可能是由于饥饿造成的"的时候,他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对艺术家来说,最大的侮辱就是亵渎他的艺术。就像如果有人对卡夫卡表示同情,并说他的忧郁都是由于写作造成的,这位沉默内向的奥地利青年也一定会像只野兽一样暴怒。最后饥饿艺术家对一切绝望了,他把自己的饥饿艺术归咎成自己的厌食症,自己亲手杀死自己用生命换来的艺术,这是多么彻底的绝望!
       
          卡夫卡的泪,就这样滑落下来。他一定想到了他自己的不幸,想到了他的孤独,想到了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悲哀。在卡夫卡的脑海里有一种强烈的意识:渴望被认可、渴望被尊重、渴望人与人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但是无论饥饿艺术家怎样地诚恳、保持沉默,他的本意总是因为遭到误解而变得面目全非。误解几乎成为人普遍的习惯被散布到四面八方,他既不是有意的,也不是无意地要与人针锋相对。或许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得清楚:没有哪一个人会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生活的目标。因此,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像一句真空的笑话。可以说卡夫卡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可是他的艺术也很无奈,因为他知道,没有人可以懂得他,没有人可以为他撞破那道厚厚的墙壁。他要求朋友把他的文章都付之一炬--既然不会有人理解,那么也就没有价值留下来,这个艺术只属于他自己。饥饿艺术家守着他的艺术逝去了,卡夫卡知道,那也是他的结局。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出了自己的未来,但那并非谶语,而是必然的结果。他悲伤着,为饥饿艺术家,也为他自己。其实,艺术家是很个虚浮的名词。一个人有才华,就一定要展现出来吗?才华似乎只是艺术家的附属品,只是他出名的桥梁,炫耀自己的一个装饰。作家也是如此,卡夫卡的写作完全是出于书写心灵的纯粹的写作,他不属于大众不属于政治甚至不属于知识分子,不属于任何群体,是真正的"我手写我口"。
       
          我认为,阅读不单单是为了观赏风景,而是静寂地直面自己。因为我们虽然每天身处现实,却很难触摸到它的本质。我们对它的了解一直处在一种很肤浅的表面上,甚至完全被误解。萨特曾说:"我们所有这些人都在这里又吃又喝来保存我们宝贵的生命,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丝毫也没有任何生存的理由。"卡夫卡的价值就在于递给我这样的机会:能够把平时各种零碎的、抽象的想法聚拢到一块,指点我站在一个合适的高度,俯看面前这具躯体上千条丑陋的皱纹。饥饿艺术家就是卡夫卡,卡夫卡就是饥饿艺术家,卡夫卡不仅预言了自己的悲剧命运,还预言了现代社会的存在危机,有人说他是本世纪一个指路人,"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3-29 10:13 , Processed in 0.07895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