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回复: 1

新东方总结:初三化学入门须知——基本概念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0: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3.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4.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叫做物理性质。
  5.标准状况:指的是温度为0℃和压强为101.325kPa时的情况。
  6.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或叫做触媒)。
  7.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9.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10.燃烧、自燃
  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着火点。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做自燃。
  11.分子、原子、原子团、离子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象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12.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氧化物: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13.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一致同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它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1。
  1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5.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分子式)
  16.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向外依次有二、三、四、五、六、七层,内层电子的能量较低,外层电子的能量较高。这样,电子就可以看做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17.化合价
  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31 11: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18.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19.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0.溶液、溶剂、溶质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2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2.固体的溶液度、气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2.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3.过滤: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4.晶体:在结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叫做晶体。
  25.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难溶物质(不溶物质)
  各种物质在水里溶解度是不同的。通常把室温(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的,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叫难溶物质。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没有的。习惯上把难溶物质叫做"不溶"物质。所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只是表示溶解度大小不同而已。
  26.悬浊液、乳浊液、胶体: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胶体是一种类似溶液的透明液体。用一束光照射可看到溶液中看不到的光路。
  在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和胶体中,分散在溶剂中的粒子大小是不同的。在溶液中,溶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在悬浊液和乳浊液中,粒子直径大于100nm;而在胶体中,粒子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
  27.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28.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29.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30.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例如氧化铜、氧化钙、氧化镁都是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31.pH值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用指示剂可以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测定pH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碱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9 06:55 , Processed in 0.07731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