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回复: 0

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汇编──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0: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选择题
          1.(2011.重庆市)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可以将CuO 中的Cu 置换出来 B.在一定条件下CO2 能够转变成CO
          C. CO2 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2.“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符合该主题的是 
          A. 焚烧废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B.多用煤发电少用风力发电
          C. 把还未用完的作业本烧掉D.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
          3.(2011.苏州市)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1R01Hb7-0.jpg

1R01Hb7-0.jpg

          4.(2011.宿迁市)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1R01M538-1.jpg

1R01M538-1.jpg

 
          5.(2011.苏州市)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6.(2011.巢湖市)下列措施不符合世博会“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是 
          A.“阳光谷”上采阳光、下蓄雨水,可给世博园区提供照明用电和生活用水
          B.主题馆的东、西两墙种植大面积的生态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
          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
          D.在交通、建筑、生活设施等方面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7.(2011.合肥市)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8.(2011.南通市)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0与C02 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    B.C0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C.C0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  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9.(2011.广州市)下列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10.(2011.南充市)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11.(2011.广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B.CO能溶于水生成酸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 CO可以在O2中燃烧
          12.(2011.日照市)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 再经过热还原制备石墨烯。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   B.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 
          13. (2011.南京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B.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可能导致酸雨增多
          C. 白色污染的消除办法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D.二氧化碳、甲烷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14.(2011.黄石市)“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 与CO 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 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 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5(2011.广安市)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16.(2011.百色市)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可用烧碱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17.(2011.娄底市)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D.吸附性
          18.(2011湖南株洲 )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CO、CO2、C   B.CO2、CO、C
          C.C、CO、CO2    D.C、CO2、CO
          二、填空题
          1.(2011.咸宁市) 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应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不断上升。目前有些城市的出租车已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污染。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请你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            。
          参考答案:(1) CH4+2O2CO2+ 2H2O
          (2)双面使用纸张(及时关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2011.天津市)现有木炭、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碳、稀硫酸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反应,可用“ A + B → C + D ” 表示。
          (1)若A为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B是       ,其反应类型为       。
          (2)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B是  。
          (3)若A溶液PH﹤7,A与B在常温下反应,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
          参考答案:(1)氧化铜  置换反应(2)氧化铁 
          (3) 3H2SO4 + Fe2O3=Fe2(SO4)3+3H2O  复分解反应
          3.(2011.泸州市)在大自然中,CO2与O2能相互转换,以保持空气成分相对稳定。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效应   。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X=C6H12O6+6O2,则X的化学式为    。
          参考答案:(1)21%  温室 (2) H2O
          ⑴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⑵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⑶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      。
          参考答案:(1) 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合理即可)
          (2)温室效应(或温室效应的具体表现等均可)
          (3)植树造林(种草等均可)
          5.(2011广安) Cu可以形成化台价为+2和+1的化合物。其中+1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1R01I202-2.jpg

1R01I202-2.jpg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铜________,氧化亚铜___________
          (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所示),判断氮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1.河南省)(3)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1)CO2(2)C (3)CaCO3 CaO+H2O=Ca(OH) 2
          7.(2011.眉山市)(5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R01J211-3.jpg

1R01J211-3.jpg

          (1)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2)选择        装置组合来制备和收集氧气(填字母编号)。
          (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         。
          参考答案: (1) CaCO3+2HCl=CaCl2+CO2↑+H2O (2) BC(或BD…)
          (3)液体变红且集气瓶中的液面上升(4)A
          8.(2011.烟台市)(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R01MU6-4.jpg

1R01MU6-4.jpg

 
       
       
       
       
       
           A        B        C      D      E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工、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
          参考答案: (1)长颈漏斗锥形瓶  (2)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3)A (4)①b ②CaCO3+2HCl=CaCl2+H2O+CO2↑石蕊试液
          9.(2011.鄂州市)(4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R01G022-5.jpg

1R01G022-5.jpg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用上述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一组仪器组合是      。(填装置代号字母)
          若用F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b或c)。
          (3)若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当观察到       时开始收集。
          参考答案:(1)锥形瓶 (2)A和D 或 A和F ; c
          (3)气泡连续并均匀或气泡连续 或大量气泡
          10(2011.鸡西市)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R01M2I-6.jpg

1R01M2I-6.jpg

          (1)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仪器下方的字母,下同),

1R01I253-7.gif

1R01I253-7.gif

收集装置可选用图中的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填一种)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需增加酒精灯外,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或“b”)端导入。
          参考答案:(1)A D;F ;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气体已收集满。O2
          (2)一团棉花 2KMnO4  K2MnO4+MnO2+O2↑ a
          三、实验探究题
          1(呼和浩特).有一混合气体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探究混合气体的成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R01H458-8.jpg

1R01H458-8.jpg

          (1)实验中,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白色固体变为蓝色;若B中澄清石灰水出现      现象,则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      或     。
          (2)若混合气体中含有CO,在F处尚缺少的实验仪器的名称是      。
          (3)如果将上述装置中的A,B交换,则不能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     。
          2. (2011.烟台市)(7分)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图1中的A),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气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CH4;猜想Ⅱ:全部是CO;
          猜想Ⅲ: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 猜想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将A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1R01K326-9.jpg

1R01K326-9.jpg


1R01I434-10.jpg

1R01I434-10.jpg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      (填序号)“注水装置”。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       气体。
          (3)装置C作用是      。
          (4)若D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     ”可能成立;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Ⅳ”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B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       ”成立。
          参考答案:(1)②(2)CO2(3)除去气体中的CO2(4)I、Ⅱ气体通过B、C装置时,会带入水蒸气(或A中导出的气体本身可能含有水蒸气)在点燃前将气体先通过干燥装置 (5)IV
          3.(2011.大连市) (5分)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炭粉的质量明显减少;氧化铜粉下部出现了一层红亮的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
          (1)写出硬质大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B装置的作用是       ; 
          (3)实验后要从硬质大试管的剩余固体中回收金属铜,写出操作步骤(要求过程中要用到“湿法冶金”的原理)。
          参考答案: ⑴ 2C + O2 点燃 2CO CuO+CO△Cu+CO2  CO2 + C  高温  2CO
          ⑵ 防止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时,C装置的溶液倒流
          ⑶ 将铜和氧化铜混合物加稍过量稀硫酸,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后,加足量铁粉,过滤,洗涤, 用磁铁吸出过量的铁粉即可。
          4.(2011.河南省)利用下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
       

1R01I113-11.jpg

1R01I113-11.jpg

          ① 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A→      (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
          参考答案: ① 3CO+Fe2O32Fe+3CO2②C→D→B  ③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
          5.(2011.荆门市)(4分)某小型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排放大量的废气,对周围的空气产生了严重污染,并导致当地常降酸雨。为探究废气的成分,实验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收集来的气体样品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丙→甲→乙,且其中的药品均足量。
       

1R01J611-12.gif

1R01J611-12.gif

          【猜想与假设】A同学认为:废气中一定含有CO2
          B同学认为:废气中可能含有CO
          C同学认为:废气中可能含有SO2
          D同学认为:废气中一定不含有N2
          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填写同学代号)。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电厂的燃煤中含有较多的硫元素和氮元素。理由是        。
          【活动探究】在用上述装置进行的实验中,B同学的观点得到证实:废气中确实含有CO。那么丙装置的作用是     ,装置甲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猜想与假设】 D 【交流与评价】因当地常降酸雨,可能是由于空气中含有较多的SO2、NO2所致,故可推知煤中可能含有较多的硫元素和氮元素。(其他合理叙述均可)
          【活动与探究】除去废气中的CO2、SO2等气体(或防止CO2、SO2等气体对实验的干扰)
          3CO + Fe2O3 2Fe + 3CO2
          6.(2011.巢湖市)(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造成试管底被穿通,留下圆形小孔。在老师的启发下。兴趣小组变废为宝,将细铜丝揉成小球垫在试管底部,

1R01MJ4-13.jpg

1R01MJ4-13.jpg

配上带单孔橡皮塞的导管和烧杯,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1)若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块状__________ (填药品名称。下同),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此装置制取氢气.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气体之前,都必须要捡查装置的气密性。写出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⑴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锌粒 Zn + 2HCl =ZnCl2 + H2↑(以上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⑵关闭止水夹(或用手指堵住导管),将通底试管插入水中,观察试管内的液面是否缓慢上升(或将试管通底部分浸入水中,再用手握试管,观察通底处是否有气泡冒出)(方案可行即可得分)
          7.(2011.乐山市)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1.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2.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3.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4.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查阅资料】
          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c.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1R01GB5-14.jpg

1R01GB5-14.jpg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         。B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C中的药品为             。
          (3)E中氧化铜变红、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        ; E中的变化说明氧化铜具有       性。
          【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
       

1R01I247-15.jpg

1R01I247-15.jpg

        【实验反思】
          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只用下图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其中,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 烧杯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最后一步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参考答案:(1)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Ca(OH)2+CO2 ==Ca CO3↓+H2O
          (2)NaOH溶液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
          (3)氢气和一氧化碳,氧化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水珠(或水雾)  迅速将小烧杯倒转,并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8.(2011.泰州市)(15分)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红色。原因是       ,相应的改进措施是       。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相应的改进措施是    。
          (3)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
          [假设]
          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青的假设: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        ; 
          [实验探究]
          Ⅰ.小英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沦
                       

                               
                                        探究所用
                               
                                        澄清石灰
                               
                                        水是否变质
                       

                               
                                        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量原澄清石灰水
                               
                                         
                               
                                        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
                               
                                         
                               
                                        ③  
                       

                               
                                         
                               
                                         
                               
                                        步骤③中现象为:
                               
                                         
                               
                                            
                               
                                         
                               
                                         
                               
                                         
                               
                                         
                       

                               
                                        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
                               
                                         
                               
                                           
                               
                                         
                               
                                        步骤③可能的反应方程式略
                               
                                         
                               
                                        实验结论:
                               
                                         
                               
                                             
                       

          Ⅱ.小青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气体X
                               
                                        中是否含有气体
                       

                               
                                         
                               
                                         
                               
                                        将气体X通入硝酸银
                               
                                        溶液
                               
                                         
                               
                                         
                       

                               
                                         
                               
                                         
                               
                                           
                               
                                         
                               
                                         
                               
                                         
                               
                                         
                       

                               
                                        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气体X中含有
                               
                                         
                               
                                        气体
                       

          [实验反思]
          Ⅲ.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只用一组实验装置就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个假设的探究。请你从下图中选择一组合理的装置(填序号)。
       

1R01G914-16.jpg

1R01G914-16.jpg

          AB C
          Ⅳ.在上述合理装置的第二支试管内应放入 溶液,其作用是。
          参考答案:(1) 试管口未放蓬松的棉花团    试管口放蓬松的棉花团或少量的玻璃棉
          (2) 集气底未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集气底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3) 氯化氢或HCl       
          Ⅰ.小英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沦
                       

                               
                                        探究所用澄清石灰水是否变质
                       

                               
                                        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
                               
                                        量原澄清石灰水
                               
                                        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
                               
                                        反应制取CO2
                               
                                        ③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所用澄清石灰水中
                       

                               
                                         
                               
                                        步骤③中现象为:
                               
                                         
                               
                                        石灰水变浑浊或未变浑浊 
                               
                                         
                               
                                         
                               
                                         
                               
                                         
                       

                               
                                        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步骤③可能的反应方程式略
                               
                                        实验结论:
                               
                                        所用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
                               
                                        或所用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Ⅱ.小青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气体X中是否含有
                               
                                        氯化氢或HCl 气体
                       

                               
                                         
                               
                                        将气体X通入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反应方程式为:
                                        HCl+AgNO3=AgCl↓+HNO3  实验结论:气体X中含有氯化氢或HCl 气体
                       

          Ⅲ.A
          Ⅳ.AgNO3溶液  验证HCl气体已除尽
          9.(2011.湛江市) (8分)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X ”。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 。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
          “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1R01M242-17.gif

1R01M242-17.gif


          “实验现象”: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
          (5)丙同学:
          “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1R01GO4-18.gif

1R01GO4-18.gif


          【探究与结论】(6)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
          (7)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             。
          参考答案:(1)H2SO4  (2)SO2+Ca(OH)2 = CaSO3↓+H2O
          (4)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6)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硫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
          (7)B中的溶液褪色,C中的溶液不褪色,D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4 04:56 , Processed in 0.108878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