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回复: 0

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五节 原子(2课时)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0: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识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学生知道另一种微粒原子的概念;
          2、学生会比较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3、从微观粒子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并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4、学生能复述原子内部结构;
          5、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原子结构示意图。
          6、学生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认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物质的可分性
          教学重点:原子的概念,原子与分子的区别
          教学难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准备:水电解器、10%NaOH溶液、学生电源、导线、酒精灯、线香、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分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空气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
          2、分子有什么特点?
          3、作业讲评:
          着重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用分子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思考并回答问题回忆巩固已学知识
          引入:分子虽然很小,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看书第五节
          演示实验:水的电解
          说明:为了增强导电性在水里加了NaOH,同时为便于学生观察加了点红墨水。观察演示实验,注意两极产生气体的量并判断气体成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分析: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这种微粒我们称之为原子。水分子就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在电解的时候,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2H2O 4H + 2O 2H2 + O2
          问题讨论: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与物理变化有何不同?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
          原子的概念?
          如何理解这概念?
          与分子相比有何异同?
          看下列分子的符号(分子式),认识它们的构成情况:
          氦气----He 氯化氢---HCl
          甲烷---CH4 二氧化碳----CO2
          氮气---N2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碳、硅、金属等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原子都不变。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原子不发生变化。
          在核变化中原子才会发生改变。
          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
          (1)小(2)运动(3)间隔(4)有质量(5)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6)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作业:
          自然同步第五节1-5题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化学变化的实质?
          2、分子与原子的异同?
          布置自学:
          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回答问题:
          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相同点不同点
          分子
          微粒运动有质量有间隔化学反应中能再分构成物质
          原子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能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某些物质
          看书思考:1、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它们的电性怎样?分别居于什么位置?
          2、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什么?
          3、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小结: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思考:“相对来说,电子是在原子内部一个巨大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你怎样来理解这句话?
          离子: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时,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就不再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此时的原子就成了带电的微粒,这种带电的原子我们称之为离子。
          简介: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原子核,核电荷数为8个单位正电荷,弧线表示电子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区域,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
          看书思考:
          1、为什么要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吗?
          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如何换算?
          4、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能否体现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小?看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小结:
          1、数值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运算。
          2、有,单位为一,通常不写。
          3、真实质量=相对原子质量×1.66×10-27千克
          4、能,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实际质量也越大。
          练习:1、已知一个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为m千克,A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作业:
          作业本第五节原子
          板书:
          第五节 原子
          一、原子的涵义
          1、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的实质)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二、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
          质子 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原子核
          (带正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
          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
          (不显电性)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
          课后反馈:
          1、学生对原子和分子的区别不太清楚,分子比原子大吗?为什么说原子既是构成分子的微粒又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都感到难以理解。以后对计算还要加强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4 01:11 , Processed in 0.07810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